第二种就是普通的高温炼铜,这里气候潮湿,如果没有风炉,根本不可能把温度加热到炼铜所需。但风炉本身就需要钢筋混凝土或者铜铁来制,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圈循环。
纯铜熔点一千度左右,杂铜大概在七八百度。上好的花岗石煅烧温度会高过这个数,但坚固的花岗岩深埋地底,就算露出地面也开采不出来,只能凿个白点。方征捡的火山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也多,非常不耐热,一烧就碎了。没有办法用石头来制作风炉。
方征又把思路转到了陶上。陶是泥土烧制的,能承受超过一千度的高温。可是这里没有模具,后世制陶最常用轮盘,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还在徒手捏制,那对于泥料配比要求很高,既要纯净又要粘合度。方征试了很多次,不像水泥能凑合。方征是想用它来承受高温的,经常一烧就碎了。
这个问题不解决,方征就只能呆在这里安静种田。其实这个地方暂时还算不错,方征想,几乎算得上个小世外桃源了。地处隐蔽,自然条件丰富,人员构成单纯,没有奴役,没有战争,不会受到生命威胁,每天吃饱穿暖睡足。都几乎给方征一种错觉,就算走不出去,在这里生活一辈子似乎也不错。
大概这就是忧患意识吧。方征心想,刚来的时候只想尽力活下去,活下去之后又开始想,这个地方真的永远安全吗?方征无法保证。
还有一个近乎奢侈的愿望——这个山谷四面环山,看不到地平线,自然也看不到那颗建木,山海时代的种种景貌,仿佛多看到一点,就离父亲念了一辈子“山海大国说”更近一点,错觉父亲没有离开,还在耳边念叨那些文献……
方征是多么想念他啊。
还是要想办法造武器。方征心中隐隐想,如果有一天,无论是主观条件成熟,或是被迫离开这个安全的地方……那时候他又凭什么来自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