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安全方面的设计考虑,微型涡轮引擎将安装在半封闭的环境中,因此会产生巨大的热量。如果没有陶瓷高温隔热模块,恐怕金属外骨骼内部,根本不能搭乘任何操作人员。
为了达到几乎完全隔绝热量的程度,陶瓷高温隔热模块的造价,每一个高达110万,仅仅比微型涡轮引擎少10万而已!
四个核心部件的价格,达到了460万的程度,金属外骨骼定位实在太高端,即使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应该也只会在小规模范围内生产。
除了四个核心部件昂贵之外,其他部件同样不便宜,比如说防御方面,均值厚度达到了10mm的特种合金装甲板,以及关键部位超过20mm的合金陶瓷组合装甲板。全装甲板的价格,达到了50万以上的高价。
装甲板之下,均值厚度4mm的橡胶缓冲层,以及缓冲层内,隐藏的各种液压管道系统。特别是液压管道,由于将会承受巨大的压力,采取了特殊材料制造,每一套金属外骨骼的管材价格,加上橡胶缓冲层成本,就超过了10万元。
还有金属外骨骼内部的电子系统设备,包括微型扫描雷达、红外探测仪、小型计算机、GPS定位仪、卫星通讯连接模块、摄像监控装置等等,所有的电子设备价格,也超过了50万的程度。
剩下一些零碎的部件,比如说目镜成像技术,需要的特殊目镜玻璃。相当于战斗机的HUD技术,这一项技术有助于金属外骨骼驾驶员,随时了解金属外骨骼的情况。比如装甲受损情况、燃油剩余量、目前所在的方位信息、雷达扫描情况、热成像视图,以及即时战斗信息等等。这些零碎的部件,大约成本在10万元左右。
整体计算下来,一套金属外骨骼的造价,暂时不算人工制作成本,也不算研发成本,还不算军方内部制造的销售利润,同样不算石磊尚未开发出来的操作系统价值,金属外骨骼的成本价格已经达到了580万以上。
如果算上所有附加增益的费用,恐怕造价要突破800万的大关!
如此恐怖的造价,究竟能不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暂时还是一个未知之数,毕竟石磊编写的操作系统,还没有完成。
一旦操作系统完成后,装载进入金属外骨骼内部计算机,才可以测试金属外骨骼的战斗力。才能够知道,金属外骨骼的战斗力,究竟几何!
第374章石磊绝对不忽悠!
一月九日深夜十二点二十分,临安地下基地,第二层。
临安地下基地的第二层,目前由金属外骨骼项目组完全占据,董果果带领着所有人,在测试区集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