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陈东点了点头。
网络小说简体出版稿酬分成一般在5/100~10/100,再高也高不过10/100,能拿到9/100的分成算是非常不错了。
当即,杜文海拿出了一份合同,合同的内容是陈东将《长生记》的简体版出版权交给长江出版社出版,稿酬分为拿9/100。
陈东仔细看了下合同,见没什么问题,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合作愉快。”杜文海举起荼杯,以荼代酒向陈东敬了一杯。
“合作愉快。”
“小东,你那本三国的书什么时候能写出来。”杜文海装做无意地问了一句。
在《明朝的那些事儿》签售会上,陈东说过要写一本品三国的书,写作笔法跟《明朝的那些事儿》一样,同样是以一种幽默风趣的笔法描写那段英雄辈出、金戈铁马的三国年代,相比《明朝的那些事儿》文笔以及写作技巧更加精进,没理由写得比《明朝的那些事儿》还要差吧。
陈东笑着问道,“杜总,《明朝的那些事儿》七部还不够你们出版社吃吗?一部卖4、5个月,七部足可以卖两年半。”
杜文海解释道,“最近,出版社收到很多读者来信,信中大多提到了那本品三国的书什么时候出,很期待,希望你尽快写出来。”
其实,他还有一层意思没说,最希望陈东尽快把那本三国的书写出来的是他。
出版商吗?当然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的畅销书出版权抓住手上,他也不例外,有了《明朝》大卖的例子,品三国的书他绝对不会错过的,恨不得现在就抓住陈东的脖子,对陈东说,‘马上给我把三国写出来。’
陈东点了点头,说道,“行,这段时间很忙,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吧,会把稿子交到你手上。”
得到陈东一个满意的答复,杜文海没在说什么,一边品荼,一边聊些最近有意思的话题。
饭后,陈东告辞了杜文海。
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就是拍电影,拍摄资金已经到位,接下来就要找一个好的导演。
陈东是个圈外人,即出名即有能力导演他请不动,也请不起,不出名但很有能力的导演不知道怎么去找。
所以,他打算去麻烦学校领导了,定海大学与定海戏剧学院、定海电影艺术学院等这些艺术院校有很多交流合作。
陈东找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系主任周至福。
陈东很早就认识周至福,周至福对陈东很欣赏,在校庆晚会上表演了一首《我相信》我之后,周至福特意来陈东班级找过他,对陈东赞赏了一番。
“周主任,你好。”陈东走进周至福的办公室,笑着向周至福打了个招呼。
“坐,小东,找我有事吗?”周至福见陈东进来,热情地说道。
陈东向周至福说了想拍一部电影的想法,资金够了,剧本也准备好了,就差一名导演了,想找周至福帮他找一名有能力的导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