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想好买铺子,他就考虑了做什么生意。
左思右想,阿喜喜欢吃甜食,去了两趟一品香感觉生意都很好,于是就定了主意做糕点。
早些时候他在山上挖了不少木薯,在公磨上磨成了碎末,冲水过滤沉淀出了粉末,冬日太阳好好,又是晒又是烤的,现在总算是弄干了。
他把凝结成一块儿的木薯粉敲碎,用红糖混合清水一起熬至红枣软烂。
煮好的红枣用纱布包裹过滤出红枣水,把木薯粉和小麦淀粉筛一遍,加入一早放凉的红枣水搅拌均匀后,把粉浆再过筛一次。
在蒸锅里刷上一层油,大火预热,倒入第一层粉浆,蒸上个小半刻钟,等粉浆凝结颜色透明再继续倒粉浆,周而复始,杨晔制造了八层,数字吉利。
等蒸好以后放凉切块,如此简单的枣味儿千层糕便好了。
味道甜糯,比那一嘴进去糊上一嘴巴的桂花粉糕可好吃的多。
做上这些东西便上瘾,千层糕做好以后,枣泥还在,他干脆在枣泥里打入鸡蛋,加白糖红糖搅拌成黏糊,再筛入木薯粉,接着搅拌好后加入一定量的油,放进锅里蒸熟。
一枣多用,倒是也不浪费。
晚些时候香肠熏制好,两种糕点也好了。
杨晔把香肠挂到灶上时,阿喜就围在灶前吃糕点,吃着吃着连眼睛都眯起来了。
往常买的糕点少,两口没了不说,还得心疼钱,感觉那一口咬下去不是咬的糕点,而是在把银子往肚子里咽,今儿却是把糕点管饱。
木薯粉这个时代还没人用,两锅糕点坐下来,除了糖和油之外,其余的都是自家有的,鸡蛋啊,木薯粉啊,红枣啊,都不用花钱,自然是省下了不少。
关键是红枣糕细腻浓香,千层糕软糯,味道比县城里的糕点铺里的还要好,阿喜本就喜欢这些,这下吃了不少。
杨晔收拾好香肠以后陪着阿喜吃了一些,小朋友都爱吃甜的,喜欢糕点,往常想给他多买一些,但是人总阻拦者,他知道阿喜是觉着他挣钱不容易,不舍得他买这么些奢侈的零嘴,现下就让他管个饱。
“我们新买的铺子就卖糕点,成吗?”杨晔伸手给阿喜擦了擦嘴角的碎屑,温和问道。
阿喜舔了舔嘴角,眼里亮晶晶的:“嗯,如果卖这些糕点,一、一定会很好卖。”
又道:“那、那我再去山上多挖一些木薯回来,制成木薯粉,让、让大嫂别把攒下的鸡蛋卖了,留着做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