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今日便在村里摘枣子,邢槐两口子也在村里帮着,铺子里就杨晔和阿喜两人。
入夏以后天气炎热,糕点吃多了腻味,生意不如其余时节里好,当时杨晔为了提提生意还推出了解暑的西瓜汁、酸梅汁等,倒是助益了些生意。
八月份以后铺子便把这些撤了下去,生意有些淡淡的,杨晔本想这两日村里忙着,就他和阿喜两人在铺子里守着也照顾的开,吃住着等院试第二场过了以后再回村里住。
然今日店门开了以后,不过一个时辰,客人越来越多,生意竟比这个时节里任何一日都要好。
杨晔算术快,倒是没有太多妨碍,只不过来的客人多是些生面孔,需要做一些介绍,人手短缺,杨晔忙不过来时阿喜也只得硬着头皮上了。
估摸着院试的原因,从别的省城过来的考生路途遥远,受不了颠簸劳累便没有回自己的县城去,而是在文阳县的客栈住下,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自然不会整日在客栈闷着,必打听了县里有哪些好吃好玩儿的,他们福禧斋便成了这些考生的一个去处。
“文阳城不如府城繁华,没成想还有这般精致好吃的点心,待回府城的时候我定然要带些回去让家里人尝尝。”
“着实是不错,我听客栈里的小二说福禧斋的糕点还限量,这东西好的地方就是会折腾,可要提前订购上。”
一个个衣着体面,温文尔雅的书生在铺子里转悠,引得县城里好些闺中姑娘也进了铺子来。
时至午时,到了饭点,铺子里的客人才算是散去,店铺里存下的糕点卖的都给差不过多了,明日还得多添些糕点,趁着这几日,也能多赚点。另外,还得做一批糕点存着,有好些订购的单子是三日、四日后的。
杨晔简单把铺子收拾了一下,准备一会儿带阿喜出去下馆子。
他用抹布擦柜台,从阿喜时常守着的柜台上拾了张纸起来,上头记录着一些名字、糕点和取糕的日期,粗略一眼,有不下十个单子,单子的多少他倒是不甚在意,让他在意的是娟秀的字迹。
“怎么瞧、瞧我的笔记。”阿喜洗了把脸出来,见着杨晔正在阅览他记下的单子,连忙过去抢过纸背到了自己身后。
杨晔笑了一声:“你夫君也不能瞧了?”
阿喜脸红了红,他把纸小心翼翼折好放进柜子里:“你、你不是已经瞧了嘛。”
杨晔埋下头凑到少年眼睛前:“小朋友你怎么没有告诉过我你会写字?”
“我、我写得又不好,而且也不会几个字,怕、怕你笑话我。”
杨晔忽然伸手搂住了阿喜的腰,把人带到了自己怀里:“我疼你都来不及,怎么会笑话你。”
阿喜推了杨晔一下,没推动,铺子的门还大开着,他怕杨晔会乱来,慌乱间道:“我、我饿了,吃、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