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过后的第五日,收到信的杨成赶到了省城。
原杨晔也没那么着急找杨成过来的,可是得知阿喜的事情后,他便迫切的想把生意好好做起来,多赚些钱,家里殷实他才踏实,这不仅仅是为了家里能过的更好,对手过于强大,若自己不强大起来,带着阿喜能躲一时,总不能躲一世,他可忍不下心一直把阿喜关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该多煎熬。
杨成来了以后也住在他们的客栈,两兄弟商量了一下选铺子开分店的事情。
先前杨成便来踩了点,但是没有拿定注意,想的就是杨晔乡试过后两兄弟一起在瞧瞧铺子,省城的铺子比他们县城的贵出一倍,而且这边没有熟人,事情不如县城那么方便。
这些年倒是也积攒了些人脉,还是有人给他们介绍了一些门路,但具体还得自己去细细筛选。
目前有三处备选地,主街的小铺子,小街的大铺子,还有一个铺子位置不错,铺面也大,不过杨晔却最先排除了,因为那家铺子靠近生擒市,冬天还好,若是到了夏日,生擒的味道飘出来严重影响客流量,他去买鸡爪的时候深有体会。
两人一起去瞧了铺子,两处价格一样,优缺点也十分明了,就等他们定夺,杨晔切实考虑了自身情况,主街客流量确实喜人,但是奈何那铺子实在是小了,比他们的第一个铺子还小,现在省城他们又没有任何房产,万事只能靠着铺子,不仅要住,还得够做糕点,由此一来铺面的大小就尤为重要了。
杨晔便定下了大的那家铺子:“酒香不怕巷子深,等糕点的名气打出来了,也就不用依靠街道的人流量了。”
杨成几乎跑遍了整个省城的糕点铺子,花了不少钱买了这些糕点铺子的招牌糕点,其中不乏有味道好的,但是要和他们福禧斋比起来,那便不是一个层次的了,他对自家的糕点很有信心。
几番讨价还价,最后铺面以两百两的价格拿了下来。
这次买铺子总算硬气的能直接给钱了,再也不像之前一样赊账或是去钱庄借钱了,这些年家里越来越好,杨成大大方方给出银票时,又实打实的感慨了一下。
但愿在省城的生意旺火起来,到时候能在省城也有房产。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新鲜出炉
第54章
铺子拿下后又少不了一通琐碎的事务,清扫打理,找木匠做招牌,展柜,糕点模具,以及画糕点图纸.........
这些事情都不是第一回做了,所谓一回生二回熟,三人分工行动,阿喜负责打扫铺子,杨晔去找木匠,至于杨成则去贴告示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