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举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3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阿喜声音柔和:“今、今日怎从房里出来了,身子可有养好?”

“多谢夫郎关切,已经打好了。”余达拍了拍自己的伤腿:“余大夫用了宅子的药,先下我走路都便利多了,也不像前些时候那般钻心眼子的疼了。左右想着身体也康健多了,便想寻着些事做,小人听卢圆说厨房里忙不开,就来和夫郎自告奋勇了。”

阿喜笑了笑:“老爷夜里要宴请三两好友来宅子,得、得多做几个菜,既然余厨想帮忙,那便去、去试着做吧。”

余达乐呵呵的:“多谢夫郎,那小人便去了。”

阿喜应了一声,让卢圆领他去厨房,余达走后,他瞧着沈长年还在这儿站着,问道:“沈大夫也有事?”

沈长年就此便说了自己的想法,阿喜眉心一动,若非沈长年提议,他还从未想到这层上去。

现今家里的生意越做越大,腊月里大哥去了一趟省城,那边的生意已经进入正轨,省城的人多消费也高,福禧斋不仅是铺子还是糕点都做的好,舍得花钱光顾的客人也多,赚钱可比这边要快多了。

杨晔现今又是举人了,不管今后是否还能往更高的位置去,杨家在文阳县也已经颇有名头,若是多做些善事,名声会更好些,到时候不管是于官场还是生意场都是极有裨益的。

义诊可不失是个好办法,知道百姓的需求再做善事,才能让百姓更好的记住。

阿喜道:“沈大夫的想法极好,不、不过这阵子年节,县城里的人比平日里多许多,您一个人必然是忙、忙不过来的,既然是要做善事,那便好好做,我、我让卢圆去请位大夫同您一道,让卢圆给两位大夫打下手,到时候也忙得开。”

见其答应,沈长年十分高兴,同时又不得不暗赞阿喜聪慧,其不说不信他的医术,直接再请位大夫与之一道,两位大夫互看方子,也就不怕出错,简单的几句话滴水不漏,挑不了错处,果然这高门之中的人没有简单的,也难怪堂堂一个举人会娶个说话结巴的小哥儿做正室,且还没有任何侍妾。

阿喜对义诊这事儿很上心,福禧斋在云街的小铺子关了以后现在还空着,他便把义诊地点设在了铺子里,花了一两银子请了药堂铺子的陈大夫出来坐诊三天。

两个大夫一起,只负责看病和拟方子,拿药得自行去药堂子,如此看病的百姓可以省下看诊的费用,药材的价格一般是有定价的,但是看诊的费用每个大夫收的都不一样,有的几文钱便可,有的则是十几文甚至几十文都有,因此许多贫苦百姓都很喜欢看义诊的大夫。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