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举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4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拉着一个人问了话,杨晔这才知道家里请了大夫义诊,他听说阿喜也在那边,便想过去接人一道回宅子,顺道瞧瞧义诊。

见来往去看诊了的百姓脸上皆是喜色,言语间感激赞叹,温寒和李橙也要求去看看,杨晔由着两人。

阿喜在铺子里帮忙写了十几张药方后,见这边秩序挺好,他出门也有一个多时辰了,瞧着时候不早,还得回去早些准备晚宴,同卢圆交代了两声。

正欲回去时,听见外头排队的百姓参差不齐的声音,探头一瞧,竟然是杨晔和温寒李橙来了。

“一路上都在听说义诊的事情,这边当真热闹的很。”李橙摇着扇子道:“我爹正说要开仓布施,却是没曾想也请两个大夫义诊。”

杨晔牵过阿喜,笑着夸奖:“倒是想了个好主意。”

阿喜道:“这、这事儿我可不敢居功,是沈长年沈大夫提出来的。”

沈长年闻声同几个老爷行了礼。

温寒道:“路上听说沈大夫医术高超,如今一见竟觉十分眼生,沈大夫不是县城的人?”

沈长年答话:“小人原是从南水小县城逃难到文阳县的难民,承蒙杨老爷的恩泽,这才有有机会来此地义诊。”

温寒看向杨晔,颇有些惊讶,城门外的难民他自然是见到了,只是没想到难民里还有这般医术的大夫。

杨晔道:“沈大夫确实是流落的难民,这几日我也正在为这事儿愁着,城外的难民足有一两百名,不知该如何安置,今日晚宴,正要和你们两个说道此事儿。”

温寒和李橙听此神情都变得有些凝重。

“那这便到你宅子去。”

几人走后,等着义诊的百姓纷纷议论道:“咱们县城有了这几个举人老爷可真好,有才学让咱文阳城脸面有光不说,为人都还心善,向着咱们百姓咧。”

“那可不。”

温寒的宅子已经置办好了,位置在杨晔和李橙宅子的中间地段,宅子是一进一出的小宅子,虽然不大,但是刚刚落脚,倒是也不需要太出众,凡事慢慢来才踏实,杨晔当初买的宅子也才是个两进院子,近来才扩修大了些。

谈起难民,杨晔便说了那日的想法:“如今你新置办了宅子,家里得有人打理着,若是要买奴仆,左右是要去牙行的,不如到难民群里去瞧瞧,能不能买两个年纪小些的,愿意沦奴籍的回去,权当是做好事了。”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