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举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3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难得离京不听他们叨叨,何苦又再提他们让自己烦恼,来,干了。”杨晔提起酒坛子和谭盛昌碰了碰,谭盛昌一拍大腿:“来!”

两人倒是难得愉快的喝了一个时辰。

一顿酒解决了两人间莫须有的隔阂,往下的行程也便没有那般沉闷了。

第八日一行人就到了江南,距离目的地还有两日的时间,南方一带有四个省城,此次前去赈灾的是江南一带的西面,受了旱灾的苏柳省城。

进入南方后,杨晔明显的感受到一种湿热感,太阳灼热感不如他们一路而来的强烈,可就是闷热的慌,不过片刻功夫后背心深成一片,衣襟贴在身上尤为不痛快,轿子里更是觉得窒息难耐。

无法,杨晔只好骑马透气,练习了那么两日,他的马术都起来了。

抵达苏柳省城时,当地的知府在城门口迎接一行人进城,知府宅邸里准备了接风宴,修整一日后,次日一早杨晔和谭盛昌连同知府一同看了苏柳省城的地图。

苏柳省城地势宽广,省城下有十二个县城,其中就有五个县城遭了干旱,在朝廷的人来之前,知府已经前往灾区去走了一趟,此次受灾态势比往年还严重,因这一段地近年来时常逢旱,今年知府学了个聪明,早早就给朝廷上报,以求朝廷派人来整治。

三人轻车简装前往灾地,知府一路上讲解着当地的情况:“往年也遇旱灾,多数百姓已经有意识的自己储备粮食,以此防备灾害之年,可去年天干旱庄稼生长的本就不好,又遇了蝗灾,收成甚微,若是今年再无收成,恐怕挨不过去,到时候必然有大批流民。”

杨晔道:“知府能防患于未然,早日同朝廷上报,已经做得很好。”

若是真等灾情已经蔓延时朝廷的人再来,恐怕灾情已经于事无补,就凭朝廷拨下来那点赈灾粮食能抵得上多少事,救济能管一时,也管不了百姓仓里没粮。

抵达满仓县时,杨晔同知府一同去了村野,下脚踩在村道上,沙土像煮熟了的泡沫,层层热浪裹着脚底,隔着靴子都能感受到热度。

杨晔瞧着田地里正在劳作除草的村民,男子几乎□□上身,光脚锄地,水车在咯咯吱吱的转动,跟那躲在树上的蝉叫声融成一片。

庄稼嫣嫣哒哒,黄叶卷边,就那态势,就算没被旱死,想来也是结不出好的粮食。

顶着大太阳,杨晔瞧见一塘荷花,荷塘里的水位也很低了,他拧了一张荷叶顶在头上,谭盛昌瞧见也去弄了一顶,三人顺着荷塘到了一片玉米地,瞧见好些村民正在期间游走。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