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举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2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近身伺候的乔公公道:“到底还是皇上知人善任。”

纪文帝挥了挥手:“你且去传一道旨,让杨晔也来武举监考。”

杨晔收到这道旨意时,进京赶考的刑槐前脚赶入京城住到了家里来,如此一来,他再是监考,倒是有些嫌疑在身上了,虽然京城中也有官员家的亲属子弟参与武考,可情况到底不如他特殊,他是武举的制定提议者,又被皇上安排监考,若被有心人挑起,又少不了一番腥风血雨。

刑槐知道他的为难之处后,主动提出去外头的客栈住。

阿喜道:“刑叔不易来京城一次,既然来了怎不住家里而出去住。”

当初杨晔第一次离京,刑槐一家不辞辛劳前来照看阿喜,若是此前还要人住在外头,实属有些让人寒心了。

杨晔当即便决定同皇上说明情况,不去监考就是了,想去监考的多的是,这事儿也犯不着难。

“如此也好,你既提倡武举,亲友响应,事情上带头是好事,但事有两面,若被有心之人拿捏了去,也不好说。”纪文帝道:“既然这样,那你便来观摩会试,不参与评判就是了,至于监考,朕再择选一人便是。”

武考会试监考位置悬出一个,今下接近年底,最大的事情恐怕便是武举了,多数官员都想在年前在从皇帝面前刷一波存在感,几位官员便想自荐监考。

这其中就有薛饮生。

杨晔不知薛饮生又想打什么主意,就听说季崇极力反对薛饮生监考,皇上以武举监考还是用武官为由给回拒了,最后为了保其面子,纪文帝没在选监考,会试就四名监考,季老将军,慕容将军和兵部的于止戈,以及谭盛昌。

虽然皇帝给了薛饮生一个体面,但薛饮生心中却不太好过。

杨晔升迁之时,诸多官员上门投诚,虽然未得杨晔青睐,却是见到了阿喜,京中官员之间流言四起,纷纷猜测阿喜是不是昔日的薛子襄,倘若真是,薛家保不齐要回到前朝的鼎盛时刻,一个女儿被封为和定公主,儿婿又是朝中前途光明的官员,如此一来谁人不眼红薛家。

可暗中却见杨家和季家关系亲密,反观和薛家却是十分平淡,明眼人便知这如日中天的女婿同老丈人不对付,他人不能往杨晔身边再塞人进去,当不了杨晔的老丈人,而这唯一的老丈人光捧着个大馍馍却没占着便宜,钦羡也便转成了看笑话。

薛饮生经历了朝代更迭,心思敏感多疑,昔时诸官员献媚捧着,今时却沦为诸人的笑柄,个中滋味谁人能知,眼下连皇上也拒他自荐,圣心难测,谁知皇上是在怀疑科举一事同他有关联,还是在记前朝他帮扶太子打压他之仇,虽猜不出皇帝的心思,但明眼可看出,季崇和杨晔在有意打压于他。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