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卫他有点乖(穿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影卫他有点乖(穿越)——立里三可(33)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顾霄立马单膝跪地对皇帝道:儿臣并不想要做皇帝,请父皇收回承命

没想到顾霄竟会想也不想的拒绝,皇帝讶异道:你不想要皇位?

顾霄声音坚决的道:是,儿臣自知没有治国忧民的才能,所以从未敢妄想肖想过皇位

没想到自己防了燕王那么久就怕哪一天这个儿子会谋权篡位,哪知到头来燕王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要当皇帝的念头。

皇帝愣了一瞬后叹息道:是朕糊涂,一直未能看清,朕再问你一次,你当真不要这皇位?

那你觉得你这几个皇兄当中,还有谁可以坐这个皇位

顾霄诚心的道:皇位事关重大儿臣不敢妄言

这时梁王也单膝跪到皇帝面前道:儿臣也不想当皇帝,只想和七弟一样做个闲散王爷就心满意足了

皇帝看看跪在自己面前的两个儿子,由衷的感慨道:没想到人人都想要的皇位在你们两个面前竟成了烫手山芋

皇帝扭头又看向景王道:景王,你呢

景王跟着单膝跪下道:儿臣全凭父皇定夺

梁王:父皇,儿臣觉得大皇兄就挺合适的,温煦和善,不少大臣都夸大皇兄呢

顾霄:儿臣也觉得大皇兄恭谦有礼又能文能武,应该会是一位明君

皇帝满意的点头道:朕也觉得景王不错

景王谦虚的道:是父皇和两位皇弟缪赞了,其实四弟和二弟也很好

皇帝摇头道:他们两个不行,难当大任

皇帝对着众人道:朕决定将皇位传给景王,给朕笔墨伺候

有铁骑军立马抬来了桌案铺好了圣旨,研好了墨水。

顾霄三人静立一旁,皇帝颤巍巍的握住毛笔在圣旨上一笔一划的写下传位令旨。

写完皇帝放下了毛笔看向凌祁道:凌先生,把玉玺给朕吧

凌祁应了一声是

皇帝又接着道:老五怎么也没想到朕会把玉玺偷偷给凌先生吧

原来那时五皇子在让人到处找玉玺的时候,凌祁却悄悄对皇帝道:陛下,玉玺在什么地方,臣可代为保管,臣发誓绝不会让玉玺落到五皇子手中

皇帝认识凌祁是燕王的幕僚,虽不明白为何又会跟在五皇子身边,但眼看着五皇子的人正在翻找玉玺,被找到也是迟早的事,皇帝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信了凌祁一回。

其实玉玺就在皇帝的枕头底下,凌祁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将玉玺藏在了袖子里,然后又假装若无其事的立在一旁看着。

皇帝庆幸自己没有信错人,凌祁从袖筒里拿出玉玺走到了皇帝身边。

然而忽然情况突变,凌祁竟拿出匕首迅速架在了皇帝的脖子间。

谁都没有防着凌祁,等事情发生时在场所有人都惊住了。

凌祁喊道:都不许靠近!

众人立马后退了几步。

顾霄道:凌先生,你这是干什么

凌祁看着顾霄有着些许失望的道:王爷臣跟了您那么多年,唯一的心愿便是能辅助王爷登上皇位

凌先生,你知道的本王根本就不想当皇帝

凌祁眼中显出一抹狠厉道:是啊,所以臣才不得不这么做

先生为什么要这么做,若是先生真在乎从龙之功的话,本王相信大皇兄也绝不会亏待先生的,但本王认识的凌先生却绝不是一个贪慕虚荣之人

臣自然不在乎什么从龙之功,臣一心一意辅助王爷也不是为了这个

顾霄不解道:那先生是为何,先生要是有苦衷可以说出来,本王会尽力帮助先生的

凌祁看向皇帝道:臣只想问陛下一句,陛下可还记得凌云之此人

闻言皇帝露出震惊之色,他颤抖着道:云之?你,你是他什么人

他是臣的生父

皇帝激动的道:难怪朕看到你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你是云之的孩子吗

凌祁不屑的哼道:陛下何必又如此惺惺作态,我父亲一心想要辅助一位明君,父亲他选择了陛下您,可陛下却怕我父亲功高盖主设计害死了他,凌家上下百口人命皆死于陛下的刀下,若不是家中侍卫拼死将我带出,我也早就死在了那场屠杀中

那一晚的凌府像个人间烈狱,喷洒的鲜血染红了地面染红了门窗,惨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多少次午夜梦回凌祁看到的都是满身是血的父母倒在血泊中,而他站在那里无能无力,眼睁睁的看着逃跑的丫鬟仆人穿过他的身体再被追上来的杀手一刀毙命。

没想到还有一段这样的过往,景王等人都从未听说过,如今乍一听到不免惊讶。

皇帝满脸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愧疚,他自责道:这件事是朕的错,是朕对不起云之,当时朕还是太子的时候年轻气盛,又看不懂人心,云之跟着朕南征北战,朕却听信小人谗言猜疑云之,但杀了凌家上下的却不是朕的意思

事到如今陛下还想要狡辩吗

朕没有想要狡辩,一切都是陈高和李肃曲解了朕的意思,虽是如此朕承认朕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凌云之是名武将为人正直和善,心愿便是期望明君出世天下太平,百姓能安居乐业。

凌云之选择了当时还是太子的皇帝,对其忠心耿耿,随着凌云之战功越来越多再加上他还平易近人,经常助人为乐,久而久之不管是军营还是民间对凌云之的口碑都一致好评,甚至在朝堂上的风头也隐隐有盖过太子的趋势。

当时太子有一个副手明叫李肃,看到凌云之不仅受欢迎还得太子器重连连升级,他便开始眼红频频在太子面前煽风点火。

这种事说一次两次或许没有效果,但说多了难免就会深入人心让人起疑,太子便是听多了开始怀疑凌云之有二心,从此渐渐的疏远了他。

后来太子当上了皇帝,跟着他的人论功行赏却唯独没有提起大功臣凌云之,李肃对此事很得意,其他大臣却为凌云之打抱不平纷纷上奏请求皇帝论功封赏凌云之。

那天皇帝深夜还在批奏折,大半的奏折都是为凌云之请封的,皇帝虽然疑心凌云之却从没想过要抹杀他,他只想要收了凌云之的实权给他一个闲职衣食无忧的过完一生,可若要给凌云之论功行赏那便和皇帝的想法背道而驰了。

皇帝哀叹一声丟了手中的奏折不自觉的说了一句:朕甚忧之,却无分忧之人

这句话被当时伺候的大太监陈高给听了去,陈高被李肃买通第二天便将话传给了李肃,二人自作聪明以为皇帝这是在暗示想要杀了凌云之。

既然皇帝感叹无分忧之人,李肃便做了皇帝的分忧之人,当天晚上李肃便假传圣意派杀手屠了凌家满门,事后又推给了凌云之的仇家。

皇帝知道是李肃和陈高二人误解了他的意思假传圣意时发了好大一通脾气,但这种事要皇帝怎么解释呢,总不能说他没有想杀凌云之只是想收其兵权吧,无论是哪个说法都难逃扼杀功臣过河拆桥之嫌。

于是皇帝便默认了李肃和陈高二人的做法,表面上嘉奖了他们一番,之后却找了个理由将二人给处死了,这么做也算是给凌云之有了一个交代。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