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郭东启的四海集团则是严格的独裁统治。这一点,从他退位后,郭自刚表示难以维持象他那样与上层人物的关系交往中也就可以看出来。陆天豪没见过郭东启,虽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想来也不外乎是“企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声音来领导大家。在此期间,所有的意志应该融合成一个意愿!”这一类的话。
就这两个人而言,他们都是成功的。但就他们对内部管理问题的思想来看,却是天差地远。不同的想法,走上的是一条共同的成功之路,也带出各自特有的矛盾与不足。
而陆天豪,他有的是第三个想法。
正是这个想法,促使他以这种奇特的开局来创办自己的公司。
他要让职员们一切不合理的愿望,走上一条“合法化”的道路。在此期间,陆天豪的工作就是让他们认清自己在做什么,该不该这么做,又该怎样去做。
……
接下来的日子,是一段令人瞠目结舌的时间。
九大计算机学院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原计算机角的一批大学生要开始创业了,而且选址就在九大中的那片商业区中。陆天豪很是无耻地决定,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该为公司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新公司需要大家出钱出力,而不是陆天豪一个人掏钱。
于是,林文虎从外面找来了一支装潢小队。
力哥提供了两桶油漆。
张小明把他珍藏的明星贴画用来给公司做墙纸。
而郑明明提供了地板砖。
刘小莉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批废弃的写字间专用的隔离架,而闵方书则贡献了一台饮水机。
未来的公司在装修之中,它的形象将在不久后震惊大众的眼睛。不过这之前,大家依然是蜗居于原来的那个计算机角。
占整个公司最多人数的九大学生在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决策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数十个选址方案中,选择九大校内开业的呼声是最高的,理由是这里最近。去掉一部分并不看好陆天豪和不被陆天豪看好的人离开,当时的这家公司,包括陆天豪在内,一共拥有56名职员。这其中,原九大的学生一个没走,占了一半的力量。而他们为当时公司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开始的阶段,他们优秀的表现被理解成自由散漫的无组织无纪律作风。一帮原本以翘课和恋爱为人生目标的年轻人,突然之间生活中有了新的主题,一时间的确没有很好的适应这种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