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知道有些药物可去腥提味,可这一次也放太多了,这能好吃?
熬好了汤,接下来是炒料,他预备做个四宫格,锅子都找人定做好了。
牛油麻辣,料炒好后,异香扑鼻,辛辣刺激,香味儿飘出老远。
花胶炖鸡,鲜美浓醇,黄亮的色泽,迷人的香气令大厨惊呆了,没想到海货还能有这种做法,南方来的人就是花样多。
三鲜清汤,里面加入了中药及各色菌子海米,清热败火,味道清淡甘鲜,实属解腻上品。
最后一个更为离奇,竟是用番柿子熬制的汤底,加入高汤以后酸甜香气盈满了鼻腔,竟是开胃无比。
番柿子就是番茄,又名西红柿,意思是来自番邦的红柿子。
这种柿子前些年才流行起来,多是平民百姓用来炒个蛋就个饭,没想到竟然被这位薛娘子玩出了花来。
做这些汤底也是极耗时间的,好在有温府厨房的人打下手,文羽穆只需要指挥着他们做就好了,倒也没累着。
四种汤底齐头并进,到晚膳时分,总算是一起备好。
每种都备了一大锅,他们用却只用不到四分之一。
文羽穆对大厨道:这剩下的汤底留上一半以备加汤,其余的你们拿去煮些东西吃吧。
大厨连连应是,寻摸着一定要把这四种锅子给研究透了。
文羽穆也不管他有什么小心思,又道:接下来我要加点自己的秘方,烦请你们出去一下,帮我看住门。
大厨不敢怠慢,忙应了,带着厨房的人出了门,仔细的帮他把门带上。
站在门口,厨房的人面面相觑,有个年纪小的帮工睁着眼睛崇敬的道:已经够香了,还有秘方呐
大厨压低了声音说:富贵人家都有自己的家传菜谱,这也是底蕴的一种呐。
没听说过吗,三代发家才能看吃,人家至少富了三代咯。
其余人听的一愣一愣的,到底是阁老家的,见过世面,接受的也快,放到外面,许多人想都想不到这些。
文羽穆耳朵灵,清晰的听到外面的说话声,不由得笑了笑,薛家是一直还算富裕,不过离富贵人家还差得远,在真正的富贵人家眼里,只算得上耕读人家。
薛亦这般的,在世家严苛的年代,尚属寒门子弟。
别小看了寒门,好歹也带个门,真正平民出身的,连寒门都远远攀不上,只能被称呼一句泥腿子,庶民。
好在如今已不是世家称霸的年代,科举取士,也不管你是什么高门寒门平民。
他将一滴灵露化开在一小碗水里,均匀加入四种汤底里,长勺一搅,四种风情各异的香味儿就像褪去了面纱的美人,争先恐后的展示着自己曼妙的身段。
热锅子的香气霸道的冲破了窗户,弥漫在整个厨房小院里。
这,这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厨艺?大厨瞠目结舌,又一次刷新了自己的认知。
厨房的门开了,文羽穆施施然的道:一切已经齐备,劳烦诸位了。
众人连说不敢当。
等待上菜的下人过来端走了热锅子,厨房的人将早已准备的蔬菜禽肉切好洗净,一碟碟的装好,放在个大托盘上上了桌。
至于文羽穆自己准备的肉,却是没叫他们插手,而是取了个菜墩,上面放着一把足有两尺长的大刀,一起搬进了暖阁。
温老,温夫人,温长宁及妻子姜氏,还有南宫谨也都到了。
南宫谨不仅自己来,还将皇后徐氏也带来了。
此时,众人都好奇的看着文羽穆,温夫人笑问,哟,穆儿,这是要作甚?
文羽穆微微欠身,含笑道:年节时分,也没什么可以娱亲的,便给大家表演一个大刀片肉助兴吧。
南宫谨拍手道:有意思,有意思!
看看那刀就不简单。
薛亦双眸闪亮的望着他,虽仍在努力维持自己的高冷形象,但喜爱之情已溢于言表。
文羽穆持刀而立,举重若轻,厚重的刀,却偏偏片出了轻薄的肉。
鲜红的羔羊肉片肌理细腻,纹路均匀,看着薄,涮好后却是刚好入口,一丝膻味也无,嫩香无比。
温长宁赞叹道:这手方寸之间的刀下工夫真是了不得。
文羽穆片好了肉,净了手坐下,闻言笑道:多谢兄长夸奖。
南宫谨瞧着四种汤底,每种都想尝试一下,纠结片刻,还是优先选择了红汤麻辣。
他将一片涮好的肉蘸了点调料,放进嘴里,满足的喟叹道:吃肉喝酒,这才是人生啊。不枉朕今日坚持要出宫。
姜氏和他也是从小相熟的,就打趣道:我听说淑妃最近恃宠而骄,这次你出来不带她,怕是回去又是醋海生波。
徐皇后闻言,眸子望向南宫谨。
她和姜氏一个是安国公之女,一个是镇国公之女,从小年纪相仿,又都是将门之后,也是打小的手帕交。
不过因着温长宁从小拜了姜国公为师,所以姜氏又和皇帝相熟。
这次也是姜氏看不惯淑妃骄横,借着小伙伴的玩笑为徐皇后打抱不平。
南宫谨见皇后看他,便放下筷子,拉住皇后的手道:梓潼放心,朕只不过喜爱淑妃颜色好罢了,后宫没有哪个女人能越过你的。
听听这话,简直渣的浑然天成,理直气壮。
皇后显然一点也没有被感动到,隔着桌子文羽穆都能感觉到她的无语。
她浅笑垂眸,夹了一筷子肉在汤里涮了几下,熟了后放到皇帝碗里,不动声色的抽回了手,淑雅的道:皇上,肉熟了。
文羽穆不禁想笑,总觉得皇后的潜台词是:给口吃的,闭嘴吧你。
第四十章
皇帝也不知有没有察觉她的愠怒,在她抽回的手背上轻拍了两下,笑说了一句还是梓潼对朕好,便又埋头吃肉去了。
一段小插曲就这样过去,这顿饭虽有些小小波折,但毕竟也无人闲的没事再去拂皇帝的面子,倒也算和乐融融的吃完了。
翌日,文羽穆又收到温府转交的赏赐:黄金百两,白玉杯碗筷勺一套。
他为此很满意,给皇帝做饭性价比还真是高。
翻过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很快到来。
元宵有灯会,到时东西二市皆会免除宵禁,层出不绝的灯盏能将二市连通,整个京畿都会被灯影华彩照亮。
镜月湖畔更是热闹非凡,那天妓.子们也不接客,或可与相好的客人同游,或自己结伴游玩,尽情享受灯会盛况,堪称万民同乐。
文羽穆给家里下人和商铺活计也都放了假,让他们尽管去玩,他则是和薛亦一起。
灯会的一大特色就是猜灯谜,有薛亦在,无论他想要什么彩头,他都能赢下来。
如此连赢三家后,那卖灯的商铺老板叫住了转身欲走的他们。
怎么?老板莫非是想反悔?薛亦长眉微蹙,不悦地问。
老板拱手,公子误会了,在下只是有一个好去处想指给公子。
哦?薛亦侧头,什么地方?
老板微笑道:听二位口音不是京城人士,想来是来备考会试的举人,方才又见公子才思敏捷,所以才想跟公子说一声。
休要卖关子了,有话快说罢。薛亦冷淡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