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将军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将军袍——百里桃酥(27)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赫连戎川一脸不明所以,正要从棺材里爬出来看个究竟,却突然被晏长清一巴掌按住头顶往下一摁,不许他出来。

晏长清这一掌劲头使得大了些,赫连戎川猝不及防,头咣地一声怼在棺材棱角上,疼得脱口而出:

哎呦!

小太医深吸一口气,声音抖得厉害:

还还还还还有一个?

他一边后退,一边一手探进从不离身的小药箱里摸索起来。

赫连戎川疼得两眼泪花,晕乎乎地揉着后脑勺从棺材里探出头来。

晏长清:

赫连戎川:???

小太医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家王子和一个从未见过的大美人从棺材里衣衫不整地爬出来,大脑运转不过,登时一片空白,手一抖,不偏不倚,正好把刚从小药箱里的黑驴蹄子塞进了向瑜大张的嘴里。

向瑜看着自家将军面色通红,和赫连戎川衣衫不整地从棺材里爬出来,顿时也呆如木鸡,手一抖,一叠黄色的镇鬼符箓哗啦啦散开来,不偏不倚,正好撒了晏长清满身满脸。

※※※※※※※※※※※※※※※※※※※※

腰窝就是背后腰间的两个凹下去的窝,是臀部骶椎骨上方和腰椎连接处的两侧。在医学上被称作麦凯斯菱,俗称腰窝,在美术界又称圣涡,是理想的人体模特的标志之一。

腰窝还有个名字叫维纳斯的酒窝,被视作人体的性感之眼。

以上来自百度百科。各位小天使可以看看有没有同款哦(反正我是没有,哭唧唧QAQ)

感谢墨墨小天使的两个地雷!今天发晚了,不好意思

祝大家中秋快乐!

大漠长吻六

符箓纷飞。

晏长清:

赫连戎川:

晏长清脸皮忒薄,窘得不知如何是好,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抿紧了嘴唇,立即扭头就走。头发里甚至还夹着条黄色的符箓。

赫连戎川指着目瞪口呆的尉瑾和向瑜,没好气道:不许瞎猜,下次解释。一边忙不迭地跟在晏长清后面:哎哎哎你听我解释!

一直追到四下无人之处,晏长清才猛地刹住脚。

好,现在给你个机会,好好解释。

语气冷冰冰,眼神里充满的警告的意味。

赫连戎川偏就喜欢晏长清这样的眼神。晏长清越凶巴巴地瞪他,他就越觉得有风情,心驰荡漾。他顺手把晏长清头发上夹带的黄纸符拈下来,挑起嘴角,语气却是委屈的:都说了是梦想嘛。你可是不知道,我每次一想到你,就心痒痒,就想和你

晏长清眉心微跳,连忙打住他:我不是说这个!

怒道:老实交代,你的那些手下,什么时候跟我的驻军勾搭上了?!

这边营帐里,小太医尉瑾啵地一声把向瑜嘴里的黑驴蹄子拔了出来。向瑜揉了揉酸麻的腮帮子,道:你看看,就说不能放你们进来,现在让将军发现了,明天又得去领军棍。

小太医刚刚从赫连戎川的大宝贝儿就是银面阎罗,而银面阎罗就是刚刚惊鸿一瞥的大美人的连环震惊中缓过神来,他看着那口无比喜庆的红棺材,好奇心顿起。

那么他们两个人,刚才在棺材里做什么呢?赫连戎川把这口棺材宝贝了一路,谁都不给摸的。有谁远赴千里还带着不吉利的棺材?这里面一定有玄机。

尉瑾走到那口红漆棺材前,有些好奇地朝里看。这一看就看到那副春宫图,登时惊讶不已。

看来他家二殿下,不仅脸皮极厚,胆子也忒大啊。怪不得刚才银面阎罗那么生气,差点拔剑劈人。

啧啧。

不过话说回来,二殿下的画工还真是不错,姿势大胆,也很传神,很带劲。

难道他们已经

他们刚才是不是就在

啧啧啧

向瑜见尉瑾两眼放光,看的津津有味,便有些好奇地凑过来也想一看究竟,尉瑾却像要被人捉现行一般,赶紧一巴掌把他推开,凶他:不许看!

尉瑾的动作虽然粗鲁,但到底是个文弱白净的的书生,这一推没多大力气,像是大猫爪子挠人。

向瑜脾气好,人也极老实,被这么一推也不生气。他以为这棺材是他们东云人的什么宝贝,既然不让看,那也就不看。老老实实站到一旁,道:这大半夜看棺材也太不吉利了,咱们还是早点准备准备,明天进城赈灾吧!

原来赫连戎川白日里被晏长清拒之于城门外后,便掉转方向,向城外的玄甲军求援。赫连戎川详详细细地将秦川疫情,以及此行目的告诉了玄甲军副将向瑜。向瑜本来还半信半疑,但是当小太医在他面前小露了一手之后,向瑜顿时深信不疑,这个东云人的队伍,就是秦川百姓的活菩萨!

一想到秦川城中的情况,尉瑾神情不禁严肃起来,郑重地点了点头,两人一前一后,一高一矮,出了营帐。

第二日。

天刚蒙蒙亮,秦川府衙门口就支起一排赈灾粥棚,热乎乎的白气中,衣衫破旧的秦川城难民已经早早排起了长龙,一个个捧着早已被舌头舔地发亮的粗瓷边大碗,伸长了脖子,焦急地等待着。

长龙正在缓缓地向前移动。粥棚里,向瑜正站在足有半人高的大铁锅前,手脚麻利地拿着大铁勺给灾民舀粥。锅下烧着柴火,热气蒸腾,向瑜满头大汗,脱了上衣,露出精干的上半身,口鼻却围着一方白帕子,显得颇为滑稽。

棚内其他几个晏长清精心挑出来的伙计,也和向瑜一般打扮,劈柴的劈柴,下米的下米,忙的不亦乐乎。直到见到晏长清,他们才停下手边的活,一脸严肃地行礼:将军!

晏长清一身素净的黑色武常服,半张脸也被一方白色素帕遮住,只露出一双长眸,更显得黑亮清冽。

晏长清看了看粥棚前长长一列,仿佛看不到尽头的饥民,俊秀的眉皱了起来。他面容严肃地抽起案台上的一把筷子,用力往正在翻腾的粥锅里一插。

几乎所有的筷子,都稳稳插在了粥锅里,然后被翻滚的白米粥覆盖住,缓缓沉了下去。

大燕国赈粮法章第一则规定,赈济之粥,必须稠可插筷。

倘若筷子浮起,必然人头落地。

几个伙计纷纷松了一口气,神情轻松,继续干活去了

晏长清看着逐渐淹没在浓稠白粥中的筷子,眉头却皱得更紧了。这已经是赈灾粥棚搭起的第三天了,每一锅粥他都亲自检查,粥很厚实,没有问题。

其他的赈灾粮,也按照每户灾民的不同情况,按需分发下去了。

可是为什么,每天还有这么多灾民捧着碗前来,依旧吃不饱肚子?

照这样下去,即使有赫连戎川带来的补给,也是杯水车薪。

晏长清一边沉思着,一边向灾民队伍中走去。刚走没两步,他突然被人一把拉住了。

赫连戎川拽住他的手,半张脸也围着百帕,茶褐色的眼睛满是惊讶:你往哪里走?那里都是灾民,不知道有多少染了时疫,你要命不要?

晏长清语气有些凝重:赈灾粮拨下去三天了,可是灾民仍旧吃不饱,日日来此排队,我想亲自看一看,到底是什么缘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