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逍遥小军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90章 恶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听了董淑贞的解释,祝修远点了点头,只要她不出府门,那就随她怎么折腾。

“夫君饿了吧?妾身已吩咐庖厨准备了好酒好菜,夫君整天在外忙碌,得要吃好喝好……”

董淑贞啰嗦着,与祝修远一起来到主宅的花厅,准备吃饭。

这个时候,董漱玉也从府中的佛堂赶了来。

只见她一身素色的长裙,虽没了鲜艳的色彩,但看上去给人一种素雅而温柔的感觉,竟是另有一番风味儿。

自京城大乱以来,董漱玉就丢下了生意上的事,整天待在那佛堂里,诵经求平安。

只有董诚或祝修远回府的时候,她才会出来,其余时候,就一直都待在其中……她也不嫌闷得慌。

祝修远与她们两个聊了几句,都是有关如今京城局势的。

很快,饭菜上来,摆满了一大桌。

不过董漱玉面前,却是好几盘素菜,据说是为了拜佛,需要吃斋……

饭后,祝修远在府中各处逛了逛。

又对府中的五百家将们训了话,见没有什么问题,祝修远准备去神雷军大营继续做准备。

祝修远走后,董漱玉依旧回到佛堂,而董淑贞则像是个女将军似的,带着“部将”夏舞,在府中来回巡视……

下午的时间,祝修远都待在神雷坊中,尽最大的努力优化各种新式兵器。

祝修远所担心的,北方那数万燕人南下攻打京城的坏消息,却是始终都未曾传来。

不知不觉,时间临近傍晚。

出乎祝修远意外的,却是京城南边,传来了一个天大的坏消息!

祝修远也不知道,这其实就是狂风暴雨向高超攀升的一个信号……

谨身殿。

陈国君臣,再次齐聚于此。

陈皇及尤贵妃,位居高高的御阶之上,百官文武们,则躬身站在下面,分文武各自站立。

此时,大殿上的气氛很是凝重。

因为那个南方来的坏消息,已被陈国君臣们所知晓了——

那造反的江阴王,竟降服了苏州的长洲王,说动长洲王跟着他一起造反!

随后,长洲王所部五万驻军,反过来拖住了湖州守将及震泽军所部的十万大军。

而那江阴王,腾出了手,亲率账下大军五万,从润州东南方位往京城攻来。

来势凶猛!

此时此刻,江阴王的五万大军,已经攻破了金坛县、延陵县、曲阿县,正在攻打句容县的守军。

其实整个润州范围内,为了京城的安危,除了有京营的二十万大军外,其余各县诸如金坛县、延陵县、曲阿县等,都没有多少驻军。

若是在太平时节,周边各县驻军太多,万一他们同时造反反戈怎么办?京城恐怕会措手不及。

京城周围,有京营的二十万精兵就足够了。

至于外层防御,则是在溧阳、江阴、常州、和州等更远的州县,布防了数万的驻军,一起拱卫京城的安全。

中间的“空心地带”,诸如金坛县、延陵县、曲阿县等,仅只有少量驻军。

若外部之敌攻来,可在这些“空心地带”临时驻军设防,作为缓冲。

但是,这个想法是好的,就是没有想到,京城有一天会面临现在这种情况。京城北边的濠州、滁州、楚州,以及京城南边的溧阳、江阴等地,本是京城外层防御的一环。

而现在,造反的正就是这些防御环!

所以那江阴王,才能一路势如破竹,连下了数个县城,直逼句容县而来。

倘若句容县被破,江阴王就没有任何障碍了,可直入京城城下。

以句容县那点兵力,恐怕支撑不了多久……

“陛下,为今之计,当抽调五万京营将士,在京城南侧布防,谨防江阴王直接攻城!”有人提建议。

“十万京营将士,驻扎在城外北侧,与江浦县隔江对望。现在江北的局势不明,但至少可以确定,有十数万燕军驻扎在滁州,并且随时都能南下渡江,攻打京城……京营将士不能调离啊!”

“江北的燕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攻打过来,但南边的江阴王,却是马上就将兵临城下了。孰轻孰重?”

“眼下之急,当抽调部分京营将士,在城南布防……”

“嗯,的确应该抽调部分京营将士去城南,但抽调五万人马,是不是太多了?江北可是有十几万燕军……”

谨身大殿之中,顿时吵成一团,争论不下。

“报……”

此时,一个背上插满了小旗子的斥候,拖着长长的尾音,直奔入大殿之中。

或许是因为,斥候的声音太大,生生打断了大臣们的争论。

他们纷纷住口,回头看着那位斥候。

“启禀陛下,江北燕军有异动,约有十万之众,浩浩荡荡,正往江浦县城袭来!”

江北的燕军果然出动了!

恰好出动了!

众臣纷纷惊骇,彼此交换着眼神,却是不再说话。

京城南边的江阴王即将兵临城下,而与此同时,江北的燕军,早不异动晚不异动,偏偏在这个时候,说他们之间没有联系,恐怕三岁小孩都不信。

“报……启禀陛下,句容县失守,江阴王率五万大军,势如破竹,直奔京城而来!”

擦,句容县这么快就失守了?

这下京城南边危险了。

“报……启禀陛下,江北十万燕军,已在攻打江浦县城!”

北方又传来坏消息……

众臣还未曾说上一句话,下一位斥候接踵而至。

“报……启禀陛下,江浦县城一击即溃,十万燕军涌入城中,我江浦守军,全军覆没……”

“报……启禀陛下,江北燕军攻占江浦县后,已在征调各类船只,意图渡江南下。驻防在长江南岸的京营水军,已在刘副将的率领下紧急出发,在江面上阻拦燕军的水军!”

……这一连串的暴击过后,整个谨身大殿上下,满朝君臣,已然是千疮百孔。

形势急转直下,犹如山倾,也如泄洪。

这根本无法阻止,给人一种世界马上就将崩溃完蛋的感觉。

怎么办?

众臣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心里拔凉拔凉。

然后不约而同,所有大臣都看向御阶之上的陈皇,齐刷刷一片。

等陈皇拿主意。

现在这种局势之下,应该怎么办?

“抽调……”陈皇面色苍白,并不时挪凑,他是怎么坐都不舒服,似乎下面的龙椅烫屁股了,“……抽调两万京营将士,调往京城南侧布防!”

“末将遵命!”

一个京营副将得令,拱了拱手后转身离开大殿。

“其余各军,速速下去准备,谨防燕军和叛军攻城!”陈皇又做出安排。

“臣等遵命!”

御林四卫的大将军,金吾卫的大将军,还有神雷军的将军祝修远,以及一些副将等,拱手齐声领命,转身离殿。

“国相大人。”陈皇又看向李忠。

“老臣在。”

“征调民夫、物资,及京城稳定等诸事,就交给你全权处理!”

“老臣遵旨!”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

陈皇侧了头,挥了挥手,显得有些不耐烦。

“臣等告退!”

余下众臣纷纷离开大殿,转眼间就走了个干干净净。

其中有些人还是用跑的,急不可耐,冲出宫门。

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府邸,然后开始着手做某种安排……

谨身大殿,众臣都走了,空空荡荡。

那陈皇颓然瘫在龙椅上,他浑身的力气似乎都已经用尽,疲惫不堪,额头上都冒出了细汗。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