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牵起笑容走到他们桌前,道:鄙人瞧周围人满为座,两位仁兄,可否介意拼个桌?
易梓骞又瞧着菜馆里座无虚席,自己与阿青又占了一个大方桌,抬起头看着应劭道:自然是不介意的,请坐。
男子先前只看到易梓骞发顶,见他抬眼与自己对视,正是个容华若桃李的模样,随即挥开衣袍摆,翩然坐下。
脑中掠过易梓骞面容,蓦地想起什么,他浑身一震,内心紧绷,破开云浓雾里,脑海深处中女子容貌,渐渐清晰明了起来。
记忆里,花涧处素手摘花入篮,女子转身见他来了,笑容似那春深芍药,明艳十分,轻启朱唇,笑容和煦道:子沐
话音未落,花涧瞬间被大火吞噬,女子却也不见踪影,只剩她采的一篮子花,洒在地上。
这位公子?公子?小二正瞧着新客坐下,询问他点些什么菜,却见他出了神,等了半天,忍不住提醒道。
应劭回过神来,脑子已经清醒过来,眼神却还停在过去,无意识的瞧了小二一眼。
那一眼无神冷漠,又如刀子一般锋利,分明是不肯让人接近领域。
小二受了这一眼,不敢再说话,两股战战,抖抖索索,差点要跪倒在地。
应劭身后少年见状,心想少主出来一次,还是不要太惹人注意,于是抚了小二一把,让他站稳了。
阿青自然也注意到小二的不自然,似乎惹怒了此人,原因却来的无端。
应劭很快就把心中的惊涛骇浪收回去,道:一份辣子鸡和一份烧三鲜。
小二听了,磕磕绊绊道:好,好,马上催。
应劭这才含笑对易梓骞,眼里却有摸不透的深意,道:多谢小公子体谅。
易梓骞道:拼桌还能交个朋友,何乐而不为?
应劭回答道:也是这个道理。说罢,便抿了一口茶,掩盖住了手间细微的颤抖。
旁人看不出,应劭身后的江潋,却把他的反应看的清清楚楚,也是震惊,悄然看了眼易梓骞一眼。他跟着应劭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撼动他的心,永远是残忍冷酷的姿态,可这个娇弱的公子哥儿,他是瞧着面生的很,怎么会影响到应劭。
应劭恢复正常道:小公子是本地人吗?看着这么能吃辣,倒是像乐蜀那边的人。
易梓骞笑道:只是偶尔喜欢上辛辣之感,今日见这里开了家专做辣的菜馆,便来尝尝鲜。
应劭道:哈哈,原来如此,说不定小公子幼时,曾经去过乐蜀呢,学着那里风俗也跟着吃辣呢。
易梓骞道:只是我深居简出,从未踏出岷洲,也未曾享受乐蜀那边风光。
应劭得了这个回答,暗中记下,道:可惜了,不过鄙人正是乐蜀人,如果有机会小公子来乐蜀游玩,鄙人倒可以做个牵引人。
易梓骞与他萍水相逢,知他也不过是客套,便道:那便先在此谢过公子了。
这时小二端着菜上来了,撤下盘子,也不敢抬头瞧应劭一眼,又匆匆离去了。
易梓骞道:鄙人姓易,还未请教公子姓氏?
应劭道:姓应,名劭,从邑召聲的劭字。
原来是应公子,乐蜀离的岷洲不算很远,是来伴山游玩的吗?
应劭摇摇头,道:并非,鄙人是来寻人的。
哦,寻人?
是,此人欠了我们家的一笔巨债,至今未还,甚至为了讨债还逃到了岷洲。而据我所知,他正在士族大家里做下人。
易梓骞思索着道:竟是欠债不还,是哪家的士族大家,公子说说看,说不定我还认识,可以帮你去寻那个欠债人。
应劭略有深意的瞟了眼阿青,勾着嘴唇道:多谢小公子,鄙人依稀记得是姓潭名太的大家,而那无耻之人就在潭老爷家中做工。
阿青听了潭太二字,潭太,澹台,他反应过来猛地抬头,眼神凛冽盯着应劭。
应劭受了这凛冽一眼,面上依旧挂着笑,不露丝毫,阿青知道他是冲着自己来的,暗中捏紧了拳头。
易梓骞却丝毫不觉其中暗涌,喃喃道:姓潭吗?我还真不知。
应劭换上一脸可亲面容,道:也有可能是我记错了,实在不好意思,还劳小公子记挂着。
易梓骞见他如此谦逊多礼,也是对他颇有好感,摆手道:小事一桩罢了。又见菜端上来放置了许久,又道:这菜都快凉了,公子不必拘谨。
应劭道:也是。便拿起筷子,端雅品吃起来。
易梓骞看这辣子鸡菜色泽棕红油亮,麻辣味浓,应劭吃的嘴唇都红了,却也保持风度礼节,不紧不慢。
他见阿青却没有动筷,低着头看着桌子菜品,黑纱后的神色有些模糊,问道:怎么了?
阿青此时心事重重,估计这应劭来者不善,是与上次与暗香里那些杀手一伙。
不局高位,隐于民间,过了太久的平静生活,让他变天真了,想的也过于简单了。
以为击退了一批,就会如丘而止,不再生些事端,可却忽略了这些杀手本质贪婪,为了赏金,只会如蝗虫扑来,不达目的不肯罢休。
恐怕这群人已知他人身在郎君的府中,兜来兜去,还是将他心念守护之人,扯进了这团浑水里,阿青心中一沉,懊悔不已。
听易梓骞关心问道,为避免让小郎君担忧,装出无事样子,摇头道:只是这菜品过辣,我无所下手。
易梓骞听了,道:既然不合你胃口,我再喊小二过来,给你点几个不辣的。
阿青道:不必那么麻烦,郎君吃的开心就好。
应劭却眯着眼睛,话里有话,笑道:小公子倒是对下人十分关切,真是主仆情深啊。
※※※※※※※※※※※※※※※※※※※※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响太多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35章好玉与坏玉(捉虫)
易梓骞觉得与此人甚聊得来,温声道:阿青与我,是主仆更是朋友。
应劭眯着眼睛道:原来如此。
阿青却突然开口道:郎君抬举我了,冠上履下,下人们是分得清关系的。
易梓骞见平时里的对话,阿青总是沉默寡言,既不发表评论,也不道出见解,只是平静听着。
今日却突然出声反驳,易梓骞不觉得生气,只是奇怪他今日反应。
应劭知阿青在尽力撇清他与易梓骞的关系,妄想着能将他家郎君从这趟泥潭浑水,脱身而出,勾着唇道:面由心生,小公子看起来便是大善之人,体贴下人还视之为友,确实难得。
易梓骞听他所言诚心实意,并不是故意吹捧,道:算不上难得二字,与人交往不应看重身份阶级,若是品才相近,或是性格相投,皆可成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