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元二年,四月一日。
有谶语传唱坊间,大意为——荧惑守心、天石有字,皆为天公怒帝国疏于祭拜,故而警示。
一时之间,惶惶不可终日的百姓,竟信以为真。
紫微宫外,万民请愿,求天子登泰山、积土为坛、平息天怒,保佑帝国天下。
声势浩大。
归元二年,四月二日。
杨天子下“罪子诏”,称己乃苍天之子,子不供奉父亲,实为大不孝。
实际上……
杨天子是趁机给自己脸上贴金,给皇权罩上一层神灵的面纱。
归元二年,四月三日。
骠骑大将军杨素出头儿,再议泰山封禅。
从属汉王杨武一脉的势力,纷纷出言赞同。
代表荥阳郑氏的左丞相郑岢,大力声援。
世家士族对祭天的围栏阻截,因内部分裂,拧不成一股绳儿,败下阵来。
杨天子遂了心愿。
归元二年,四月五日。
帝国征调民夫,洛阳百姓自发而来。
杨天子万分感动,不顾劝阻,于应天门外,接见十数位有德长者。
吴凡看在眼里,心中三字评价——老戏骨。
归元二年,四月八日。
杨天子征调兵马兖州、司隶州、冀州各地兵马六万众,自荥阳粮仓运粮八十余万担。
归元二年,四月十四日。
杨天子下令。以太子监国,驻守帝都。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杨天子是彻彻底底的放弃了太子杨勇。
泰山封禅是何等荣耀的大事,身为太子的杨勇。却只能躲在洛阳,瞅着其他兄弟被杨天子带去。
所谓的太子监国,杨勇要做的仅仅是待着罢!
批阅奏疏之类的权利,杨天子牢牢的抓着呢!
归元二年,四月十五日。
黄道吉日,紫气东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