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永清仗着是陈诚旧部,又是何应钦姻亲,根本没把薛岳放在眼里。
薛岳连续发了两封电报见没有效果,只能向武汉的老蒋求助,直到老蒋的电令摆到桂永清面前,桂永清才不情不愿地下达命令,不过只有李英的师慢腾腾向砀山行进,由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残部改编而成的46师却仍旧赖在曹县没动。
46师副师长周振强和138旅旅长马威龙倒是有血性,几次跑到桂永清跟前要求率部东进砀山,与小日本决死一战,结果却被桂永清骂了个狗血淋头,很显然,在经历过南京保卫战之后,桂永清已经把保存实力放在了第一位。
桂永清这么做不是没有原因的,南京保卫战之后,他桂永清弃军潜逃却不降反升,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在南京保卫战中保存了实力,反观军,却因为在南京保卫战中兵力损失殆尽而被撤销了编制,军长孙元良也成了阶下囚。
桂永清自家人知自家事,他可不想成为第二个孙元良。
一句话,桂永清现在已经不再相信任何人了,包括蒋委员长在内,现在的桂永清只相信自己的实力,只有手里面掌握着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保住他的地位,一旦失去了军队,他就会变得一文不值,就会被老蒋毫不犹豫地于掉。
远的不说,就说山东王、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渠,不就是因为丧师失地、实力大损被老蒋给于掉了?如果韩复渠的第三集团军没有遭受重创,人员整齐且兵强马壮,老蒋就算想动韩复渠只怕也得掂量掂量后果。
桂永清不想当孙元良第二,更不想当韩复渠第二,所以必须保存实力,尤其是由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改编而来的46师,更不能够有丝毫损伤。
第31章遭遇
徐州会战之前,由于韩复渠的第3集团军不战而溃,导致大半个山东迅速沦陷,小日本华北方面军的几个主力师团长驱直入,在占领了大片中国领土的同时,却也极大地拉长了后勤补给线,同时,由于机场设施跟不上,导致了航空兵与步兵的脱节。
华中派谴军的情形也跟华北方面军差不多,推进的速度都非常之快。
日军推进太快,导致陆军航空兵跟随不上,不过日军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都要明显强于**,淞沪会战后,**大量老兵战死,到徐州会战时**就连战斗经验和单兵素养都要远逊于日军,所以既便没航空兵配合作战,对于小日本来说问题也不大。
但是,由于陆军航空兵跟不上,却让日军在战场情报上吃了大亏,不管怎么说,这里毕竟是中国,**可以从当地百姓那里获得日军的情报,然而小日本却绝无可能,一旦失去了航空侦察,日军立刻就丧失了对整个战场局势的把握。
这会,一百多个**主力师都已经撤离徐州战场,小日本却还在傻乎乎地继续他们的徐州合围战,就是因为情报不得力,错把留守徐州的汤恩伯第3l集团军和于学忠、庞炳勋等部当成了徐州战场上的**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