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俞济时有这大口气,换别人还真不敢把事情捅到老蒋那里。
老蒋对俞济时还真维护,像俞济时这么搞法,换别人老蒋把他撤职都是轻的,然而亲疏有别,俞济时还真就不一样,老蒋接到电报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去电训丨斥,而是把第九战区总司令长官陈诚找来,商量对策。
陈诚也不敢随便乱表态,薛岳跟俞济时间的顶牛已在第九战区闹得沸沸汤汤,作为第九战区的总司令长官,陈诚当然不愿意事势继续发展下去,甚至于失控,但问题是,这件事情的确是不太好处理
理智上陈诚倾向于薛岳,认为俞济时顶撞薛岳此风断不可长,若不严惩俞济时,薛岳在第l兵团的威信将荡然无存,那就只能临阵换大将了。
但是在情感上,陈诚却又倾向于俞济时,因为俞济时是奉化藉人,又是蒋委员长的远房堂外甥,蒋委员长非常欣赏俞济时这个晚辈,而陈诚对蒋委员长素来都是亦步亦趋,蒋委员长喜欢的就是他欣赏的,小委员长的雅号不是白叫的。
蒋委员长再三催问,陈诚才小心翼翼地道:“委座,要不还是换冷欣师上去?”
陈诚的建议其实还是和稀泥,既不把俞济时第36军团从德安调下来,也不按薛岳的意思把第74军分拆掉,把第58师单独调往星子,这么做的好处就是既不会太过削弱薛岳在第l兵团的威信,同时有限度维护俞济时。
蒋委员长想了想,最终却还是说道:“还是把36军团调下来吧。”
蒋委员长都表了态,陈诚当然是立即照办,其实这次老蒋还真不是出于维护俞济时的考虑才做出的决定,薛岳跟俞济时已经闹得很僵,第l兵团的十几个军长、军团长还有集团军司令都在看好戏,这情形下老蒋只有两个选择,或者把薛岳调离,或者把俞济时摘出。
调离薛岳不用考虑,如果有人能替代薛岳,一开始老蒋就不会让薛岳去九江德安,所以就只能把俞济时摘出来,让他带着第36军团去长沙休整,说起来74军在兰封会战中的确是损失惨重,也的确应该给几个月的时间来休整。
然而电报到了德安,却像石沉大海再没了回音。
薛岳这次真发狠了,他知道第l兵团的十几个军长、军团长还有集团军司令都在冷眼旁观,这时候退一步军令就别再想统一了,所以宁可不当这个兵团总司令,他也要实现军令统一,也要把俞济时的第74军扣在德安。
很快,蒋委员长又发来了口述电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