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暮光谍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6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中储券流通范围极小,北不到徐州,南不至广州hellip;hellip;

这与良策何干?

你听我先把话说完,就法币上海券而言,在战前,四发钞行发行总额才三千万元左右,专门投放于上海,而中储券单次就在上海一地投放达六千万元,而上海现在的人口与经济规模,比战前的一半还少,以法币现有的流通速度,实际只需一千多万元就足够应付上海的所需了。这多出来的钱,怎会不导致法币跌价。参照法币,可推测中储券的未来,因此,趁中储券现在与法币等价流通的时机,重庆方面可派人用中储券在沦陷区抢购大后方紧缺的物资,运往大后方储备或销售,这样就加快了中储券的流通速度,从而会导致中储券必然跌价,华中沦陷区的物价就必然会飞涨,并最终会动摇日元币值的稳定。

你这话,我就不懂了,中储券跌价,怎会动摇日元币值的稳定?

你这样想,日军实行以战养战的政策,其所需的战略物资,光靠一味进行抢掠那是不行的。毕竟,有些物资,他们是抢不到的。对吧?比方说水银,可用于生产黑火药,全中国,也就是云、贵两省才有工业化的开采。而这两地都在大后方,不在沦陷区,日本人就是想抢也抢不来。所以,日军抢不到,就只能通过走私来获得。但走私这事,日军自己做不了,就只能利用中国商人来代办,自古商人逐利而为,赚的就是钱,为了让这些商人心甘情愿地替他们卖命,他们就必须让商人尝到甜头。其手段不外乎就是,自动贬低日元兑法币、中储券的价格,让商人可低价采购大批日货,然后走私到大后方进行销售。当商人从中赚到超额利润,就会投桃报李,将日本人紧缺的战略物资,从大后方走私到沦陷区高价转卖给日本人。如此周而复始,日元与中储券的联系就日趋紧密。漏洞也就显现出来了,中储券一跌价,就会引起在沦陷区流通的日元跟着跌价,沦陷区日元跌价就会传递到日本本土。日本实行的是金本位,仗打了这么多年,黄金储备早就不多了,日本本土居民为了保值自己的财产,肯定会争相抛售日元抢购黄金,那时,日元在其国内跌价会更厉害,导致高度的通货膨胀,最终会导致日本经济萧条,没有强力经济所支撑的战争如何还能打得下去?

你这个文章就做得太大了,呵,几乎不亚于一场战争了。戴先生就问你一件事,有没有代价不高,却能短期奏效的办法。

有啊!

那你说!

我这算不算立功?

算的!

那对我的刺杀悬红?

戴先生说过,从今日起一笔勾销!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