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暮光谍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2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两人相识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那时,秦沛沣还不是数学教师,是汇丰银行上海分行的襄理,专管借放贷事宜。一日,戴笠奉命前往该行,洽谈一笔贷款以资军费,与秦沛沣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谈话间就把贷款办了下来。秦沛沣做事精明,接人待物长袖善舞,当时就给戴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次想说服秦沛沣替国民政府效命,皆被秦沛沣婉拒,但这无妨两人成为知己朋友。

现在,戴笠命成理君指挥人在上海大搞金融战,第一回合就落了下风,他突然想到了秦沛沣这位精通金融运作的高人,也就动了劝其出山的念头。

要说从前,有某些政见上的原因,两人不能共事。但如今国难当头,以他对秦沛沣的了解,只要他把邀请一发出,秦沛沣断不会借故推托,而且还会慨然赴命。让他如此信心满满的原因,是他手下的情报人员通报,秦沛沣在上海因拒绝与日本人合作,愤然辞职还归故里,做了一名教书匠。

有此高节的人,若对其晓之大义,动之以情,安有不为国效力的道理?

戴笠行事,有时全凭心性使然,一旦决定下来的事,就会立刻行动,因此,他在兰州特训班视察之事一完,就立刻飞到了西安,想要让这位久不问世事的老朋友出山。

戴笠一见到秦沛沣,心顿时凉了半截,而且,他也明白了秦沛沣为何要远避故乡,早在八一三淞沪会战,秦沛沣的腿就给日本特高课的特工给打折了,如今行走都困难,如何再度出山为国效力?原本预备好,满腔慷慨激昂的腹稿,却一个字都无从说起。

戴笠失望之余,欲动身告辞。但转念一想,既然登门访客,不与主人叙叙从前之谊怎可以?

还是且留一留吧!

一通本该笑意融融的家常,两人聊得却是满腹愁绪。

愁绪满肠的人,心思很重,言谈举止也异于常人,戴笠在秦沛沣面前,难掩心中沮丧。秦沛沣是个明白人,见状,关切地问道,雨农兄有难事,可否略述一二,让为弟的,替你开解一二?

戴笠心本想,事关机密,还是少说为妙。当即避开话题不谈,而是把话题往秦沛沣的腿上引,正民老弟,这西安地处西北,秋冬两季怪冷的,你这腿,无碍吧?

唉,雨农兄,也就是你,搁其他人,我不足道之。你且听我废话几句,那帮倭奴侵我中华,杀我兄弟,辱我姐妹,我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肉体之痛,哪及我胸中之痛,若非残腿拖累,此时我定会在沪上与倭奴殊死搏斗,即便是死了,我亦无憾了。

正民老弟所言极是!戴笠出声附和,心头却不这样想;都不良于行了,还空谈报国,这是书生意气使然,切不可当真!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