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是在三叉路口上。斯考克罗夫特首先发言说,政策可以
继续是遏制与防御,也可以改变为制定进攻方案。
在这5个人当中,布什和斯考克罗夫特强烈主张制定进攻方案;贝克开
始比较谨慎,后来也表示同意了。作为国防部长,切尼也主张制定慎重而
又严密的进攻方案。他说不攻则已,攻则必胜。鲍威尔没有正式表态,他
只是借此机会汇报了他同施瓦茨科普夫讨论的情况。
总统先生,鲍威尔开始说道,我们已经完成了受领的任务,对沙
待的防御已经比预期的时间提早完成了。现在如果你总统先生决定增强兵
力,要找一个进攻方案,这正是我所需要的。然后他说出了施瓦茨科普夫
要把兵力增加一倍的要求。一个中心点是第七军。施瓦茨科普夫有了它就将
有高速坦克去对伊拉克军队实施翼侧攻击。这洋,他们可以避免对伊拉克的
坚固设施阵地实施正面突击。
如果总统想要一个进攻方案,我支持施瓦茨科普夫的各项建议。鲍
威尔转向布什说,如果你给我更多的时间,比如说3个月,我保证将部队
及时送到作战地区去。
国防部长切尼表示,他无条件地支持施瓦茨科普夫和鲍威尔,坚决作他
们的后盾,夺取战争的全部胜利。
布什欣喜地说:如果这是你们所需要的东西,我们马上照办!第二
天总统就做了最后的批准。发动攻势的方针就这样确定下来了。但是,这一
决定一传出,却在国会引起轩然大波,欲知详情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二十二章轩然大波
轩然大波风浪起,国会反战呼声急;
白宫派员多解释,众斥布什和切尼。
虽说布什政府对伊拉克发动攻势和决定增兵的问题,在内部定下来了,
但尚未公布,而且对这一敏感的问题,在美国议会和政府之间,一直存在着
严重分歧。果然不出所料,消息一传出,首先在国会引起轩然大波。
1990年11月8日,国防部长切尼给国会两个主要委员会的主席打电话,
告诉他们布什总统将于当日下午就增兵问题发表一项声明。他与当时正在威
斯康辛州基诺沙市的莱斯阿斯平取得联系,后者刚以全票第十一次当选众
议院军事委贝会主席。
切尼对阿斯平谈了有关增派部队的问题以后,列举了一些部队,其中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