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湾战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7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伊拉克政府宣布3537岁的男性公民一律参军。第二天,又发出凡是四肢健

全的男性公民都要到募兵站去报到的命令。与此同时,伊拉克把大量轻武器

发到市民手中,形成了全民皆兵的局面。多国部队的轰炸,不但没有吓住伊

拉克人,反而更激起了他们的反抗情绪。

还有,在1980年到1988年的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修筑了许多永久性工

事和非常牢固的隐蔽部,当时又对原来的防御体系进行了完善和增建,使其

抗打击的能力又有很大提高。据西方记者报道,伊拉克为隐蔽其飞机不被敌

人摧毁,曾耗资数十亿美元在全国建造了8个被称之为超级基地的现代

化空军基地。这些基地内建有坚固的机窝300余个,每个机窝可容纳数架飞

机。机窝顶部是1.2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最上面铺有很厚的沙层,即使炸弹

直接命中,也难于将其摧毁。机窝的门为加注混凝土的铁门,重40吨,门前

筑有防沙堤,可防止敌导弹从前方攻击。每个基地设有5条滑行跑道,以备

应急使用。这些基地的牢固程度超过北约军队的同类设施。

伊拉克的指挥所则更加隐蔽和牢固。据称,萨达姆的指挥所和隐蔽部有

数十个。其中,位于朱佐德行政大楼下面的一个指挥所,1990年12月才建

成交付使用,耗资7500万英镑。里面装有齐全的电子设备,可供萨达姆随时

掌握战争进程。外电报道,萨达姆最喜欢的一处隐蔽部是巴格达机场附近的

阿布古拉普宫。它是一座复合建筑物,建在地下15英尺深处,有6070个

房间,包括指挥通信中心和其他辅助设施,可随时对部队进行指挥和控制。

在巴格达城地下,机关重重,布满地道,可屯兵数万。在修筑地下

隐蔽部方面,伊拉克很有战略上的远见。据一名受雇修建工程的英国人士说,

在过去的10年中,伊拉克政府规定,凡新盖的官方建筑物都必须要提供一个

隐蔽工事,否则,政府不准兴建。因此,伊拉克全国各地修建的地下隐蔽部

不计其数,为大批飞机、导弹、坦克和装甲车提供了安全的防空隐蔽条件。

因此,在多国部队飞机、导弹的猛烈轰炸中,伊拉克军事实力仍得以保存。

伊拉克之所以能顶住联军大规模空袭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采用伪装欺骗

战术迷惑敌人,让敌人摸不清虚实。战前,伊拉克在隐蔽军事目标的同时,

用塑料和木板制作了大量的飞机、导弹、坦克等模型,涂上与真实武器一样

的涂料,置于易被敌卫星和飞机发现的地方。与此同时,伊拉克还从国外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