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湾战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9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约旦、摩洛哥等国领导人呼吁联合国采取行动,停止海湾战争。

1991年2月3日凌晨,特拉维夫市又响起刺耳的防空警报声,这是海湾

开战以来伊拉克第十次向以色列发射常规弹头的飞毛腿导弹。对此,以

色列总理沙米尔表示:我们今天采取克制态度并不意味着我们明天还会这

样做。以色列国防部长阿伦斯重申要对伊拉克进行报复,但要在一些

问题解决之后。

早在1月18日,即海湾开战的第二天,伊拉克就提出萨达姆战略,

第一点就是袭击以色列,引以色列报复,使海湾战争演变成阿拉伯对以色

列的中东战争,瓦解反伊联盟。但是,在以色列连遭10次袭击之后,以色

列仍没采取行动,这就使得把以色列拖入战争的萨达姆战略产生了适得

其反的结果。就连一些阿拉伯外交官也悲叹:就形象而言,战争10天内就

使以色列由侵略者变成受害者。路透社也认为:以色列不发一枪一炮,

却成了海湾战争的大赢家,而巴勒斯坦人失去了他们在过去10年中赢得的一

切。

以色列这个弹丸之国,面积按联合国1947年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

定为1.4万平方公里。

1948年阿以战争后,实际控制面积为2.07万平方公里。通过1967年六

五战争,又侵占了西奈半岛、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那路撒

冷阿拉伯区,实际控制面积2.8万平方公里。

1973年十月战争后,被迫在苏伊士运河东岸和戈兰高地作了有限后

撤。

1982年4月又撤出除塔巴地区外的西奈半岛。现今人口450多万,其中

犹太人占80%以上。

以色列这个国家的特点是:国家小,无战略纵深;人口少,无充足兵员;

资源贫乏,综合国力有限。它被众多的阿拉伯国家包围着,它处于被动防御

的地位。然而,自1948年建国以来,以色列先后同阿拉伯国家发生了五次战

争,与它被动的军事地位相反,它的气势咄咄逼人。

以色列的政治、军事家们认为:消极防御对他们的国家来说意味着挨打,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