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湾战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4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相继中标。由美国、加拿大组成的10多支灭火队在海湾停战后不久就投入了

工作。他们先拣小火灭,一个队几天就可扑灭一口油井的大火。他们已先后

灭了320多口油井的大火。

中国人对扑灭油井大火持科学、严谨的态度。早在1991年的3月中旬,

科威特内阁大臣访问北京,要求中国提供帮助,欢迎中国政府派出灭火队。

不久,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经过安排,派出7名灭火专家于3月22日离开

北京赴科威特现场考察,摸清火情。先是在科方人员陪同下赴甘布尔大

油田考察火情。年已六旬的专家组长孙振纯逼近火场,离火源只有15米左

右,作抵近侦察。接着专家组先后在科考察了270多口油井的火势,并提出

周详可行的灭火方案。灭火是一项十分危险和艰苦的工作,熊熊火柱顶天立

地,滚滚浓烟铺天盖地,高温气浪直扑百丈之外。

如何灭火,各国专家都有自己的招数。中国专家是采取传统的灭火方法,

先挖排油沟,缩小油湖面积,再用沙子铺路,使灭火器械能接近火源,在实

战中,情况变化多端。自9月4日开始,中国灭火队经5天搏斗,终在9月

8日成功地扑灭了第一口油井大火。首战告捷!接着,中国队员们又扑灭了

甘布尔42号油井大火。这个喷油达2.5万吨的巨型井,油湖面积几万平方米,

井口8处外喷火舌。灭火队员们戴着防毒面具作业。其风险之大是难以想象

的。几经反复,历时15天才将大火扑灭。

科威特的重建工作,在国际社会的多方支持下,取得了迅速进展。到1991

年底,日产原油不断增加,创150万桶纪录,而海湾战争前为180万桶。中

国人在科威特的重建工作中,为促进两国的友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海湾战争虽然是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引发的,但是战争的结果不仅给

科威特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样也给伊拉克这个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

难。

在近50天的海湾战争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的空袭

超过10万架次。伊拉克广播电视大楼被完全摧毁,楼的正面还看得出原来的

样子,而侧面只剩一付钢架了。总统府门前广场上的雕塑还在,正对着塑像

的应是像凯旋门似的方形的大门。大约从1980年两伊战争开始起,那大门上

便一直架着两挺4管高射机枪,头戴钢盔的伊拉克士兵常年在那里值勤,同

广场上这尊由几名士兵组成的塑像相互映衬。如今,那十分气派的大门从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