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一些中小型企业甚至个体户,就拿签了快递公司的合作这件事来看,对方有完整的冷链运输线,这就意味着水果生鲜冷冻包装食品都可以进行长途运输了
。
无限这方面的厂商还不多,这个时间点用户也还没有养成网络购物什么东西都可以买的习惯,空白市场,当然大有可为。
于是他和傅若言碰了杯,说了自己往后一段时间可能会要经常出差的事情。
第一百三十九章
“要去哪里啊?”傅若言愣了一下,第一反应就是接受不了,“大概要多长时间?”
姜宵之前也忙,但是他是老板,不需要事事经手,偌大一个市场部,多的是人来工作,之前除非来头特别大的合作方,也不要姜宵直接出面。
在一起之后,傅若言很少和姜宵分开。
“这段时间大部分还是滨海市,也有其他地方,”姜宵回答,“时间有多长,我也说不准。当然,只是频率会比之前高一些,大概过了下半年就好了。
而且就算出差,我不会不着家的,该回来一定会回家,会想着你,也会经常记得给你打电话。”
他凑过去亲了傅若言一口,眼睛眨一眨,看着他,像是讨好。
滨海市离荔市这边大约有一千多公里,可以算是遥远。
蔺成聿上一辈好几年工作重点都在那里,倒也不算巧合,滨海作为开放口岸,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发达城市,许多生意聚集在那一块的城市群里。
姜宵不想重蹈蔺成聿的覆辙,但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
无限已经做到这个程度,不进则退,他扛着公司的责任、贷款和计划,许多时候也没有选择。
那边也有许多成功的电商平台和生产厂商,以及在互联网行业有建树的企业。
他们还不够了解无限这家公司,姜宵也不够了解他们,下半年的时候在那里有一些聚会和沙龙,他想去参加。
说明白了,就还是林涛声的安排,带他过去见人,扩展交际圈层。
像林涛声这样年过半百的生意人,也是有意在培养下一辈。除了姜宵,快递公司的老板姓秦,比姜宵大一些,今年二十九岁,在商圈已经算是非常年轻的,这回也一起过去。
他们也是在这样的接触过程中寻找电商这一块正确的发展方向。
无限现在确实是一家成功的公司,姜宵虽然占了重生的机遇,但他也不能闭门造车。
特别是现在他感觉进入了一种半瓶颈期的状态。一方面,电商发展飞快,另一方面,姜宵也觉得自家公司在创新升级方面有些跟不上,还是需要不停融入一些新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