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歌万里定山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长歌万里定山河——蕉下醉梦(47)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梅和察缓缓摇头:你且随我来,我有样东西要给你。

祝政未挪步。

梅和察前行数步,听得身后并无脚步声,这才重了语气:还不快跟上,没这个东西,今日你处理决堤,还有的受!

祝政犹豫片刻,抬步跟上。

他跟着楚国丞相梅和察,来到了太极正殿,楚王亲政之处。

每日早朝,殿上站满文武百官,楚王端端坐于王座之上,听得百官论政。

大殿右首,置着一鬼戎雕花椅,楚廷上下惟有一人能在早朝之时端坐,那便是丞相梅和察。

此时梅和察双手拄杖,正忍着喉中喘息之音,刘世清则指挥着两位留守侍卫,正搭着梯子,在牌匾后努力够着什么。

祝政则端端站在殿中。

好好的一个治世大殿,正殿上方居然挂着阴阳大顺的牌匾,令人发笑。

一侍卫脸色突变:摸到了!他极力伸着胳膊,似乎从牌匾后拽出个什么东西,那东西擦得牌匾发出一声裂响。

慢点。梅相苍着声音交待,莫把先王的牌匾蹭坏了。

那侍卫的动作果然放轻了许多,他从后面抽出一长长木制的东西,三两步下了梯子,将那覆满灰尘的东西双手呈于梅和察丞相身前。

糊涂东西。

尚书令刘世清白他一样,这么大尘也往丞相面前递。他掏出自己的帕子,将那木盒上上下下擦了个干净,方才躬身,重新将这木盒递予丞相。

梅和察将木杖靠在一侧,双手颤巍巍接过木盒,宝贝般死死抱住,一时老泪纵横。老人的手轻抚过木盒,木盒之上,精细雕刻着滔滔东去的大江、以及沃野千里的荆楚大地。

下去你们都下去。只要司空大人留下。

尚书令刘世清低头应着,带离了殿上所有人。

祝政并未上前,只同梅相离着五六步的距离。太极殿正门阖上,月光透过窗格,在地上投射出吉祥纹样。

浩志啊。梅丞相出神地抚着那木盒,像在喃喃自语,我对不住你。可这楚国,断不能交在程政手上。

祝政敛眸。

原来此木盒是楚国前任大司马司徒信之物。浩志,正是司徒信的字。

数年前,楚国日盛,一跃成为六雄之首,正是因为武有大司马司徒信、文有丞相梅和察,文武并治,朝政清明。

司徒镜反了,掀了大周。你说要去收拾这个弟弟,勒马北上,却再没回来。是我不中用,这楚国没了你,在我手上,是一日不如一日。

老人粗糙的手指放在木盒上,一寸一寸,抚摸大江被雕出的每一个曲折:楚廷眼下,爬满了臭虫,我是打也打不动了。

他抱着那木盒,呆愣片刻,忽然抬眼,直盯着祝政:司空大人,你过来。

祝政温恭上前。

梅和察自袖中拈出张薄纸:知道这是什么么?

祝政恭谨合手:下官不知。

梅相将那纸张蓦地一挥,那纸直接飘至祝政心口,翩然而下。

这是告发你乃先朝大周天子祝政的密信!

祝政面沉如水,只温和站着:周天子,已崩于三年前宫变。

梅和察冷笑一声:都欺负我老年人,头昏眼花,竟看不清眼前之人是何人!

祝政不语,藏在袖中的指尖却稍稍攥紧。

我问你,去年冬日,你被益州抓住关在大牢里,益州公为何突然要杀你?

祝政缓缓摇头:不知。

你说你出身武陵桃源白氏。武陵从未有过什么白氏,反倒有一名门望族,可惜那族成也萧何败萧何,因出了位荆州夫人而兴,又因荆州夫人而上诛九族,祠堂宗庙皆被砸为破砖乱瓦,大司马司徒信百般劝诫方才留下一人你可知是何原因!

祝政仍道:不知。

哼。骨头还挺硬。梅和察猛然起身,手中寒光一闪,一柄长剑架上了祝政的脖颈,装着长剑的木盒哐啷掉在地上。

此剑,乃大周开国武王亲赐,代代相传,最后一任持剑者乃我楚国大司马司徒信。见此剑者,犹见开国武王,上可谏楚王,下可斩百官。梅和察逼近一步,死盯着他,现在,我当着这把剑问你,你究竟是不是周天子祝政!

那剑就抵在祝政颈侧,只消没入一寸,便能触及最为关紧的命脉!

祝政温良颔首,只答:梅相,勿多动气,注重身体。

呵。梅和察苍声冷笑,你也知,我就一把老骨头了。

祝政敛眸:下官未有此意。

他颈上一冰,那剑当真没入了他的脖颈!

梅和察站立不稳,手中剑也难以操控,他以剑锋抵死祝政,严辞问道:

司空大人,我再问你,若你持此剑,楚廷上下,可还有人能够制你?

*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19章、这一章都出现了鬼戎雕花椅,北境鬼戎是有椅子的,但是六雄和中原地区多还是跪坐,他们的椅子也就是一薄垫,讲究的加上一凭几。

再说尚书令刘世清。

楚国是丞相开府,自行选拔属官(有文有武)不单设尚书台,尚书令为楚国丞相属官。

吴国类似,也是丞相开府(羊丞相),前面出现的祝政线人姜怀仁便是吴国丞相属官。

谈谈益州,益州也是丞相开府,但益州刘主公为平衡权利,单设尚书台处理政务,其实和开府丞相有重叠,益州尚书令是《亦醉亦歌亦山河》里面的吴仲廉。

明后天万更,依旧是0点12点21点

第56章大司马大司马剑在此,何人胆敢造次![一更]

这果然是把好剑。

剑锋没入一指,那血湍流不止,只消半刻便染红了祝政的领口,然而他却半分疼痛都感受不到,这剑同他的断情丝一样,过锐,以至于伤人时,近乎无感。

祝政目不斜视,仅有喉结轻滚。

他镇定答:政务已尽在我身,若再将此剑赐我,那么楚廷上下,将再无人能够制我。梅相,即使是您,也不能。

梅和察大笑一声,将剑还鞘:答得好!你倒是敞亮。

祝政轻微颔首,处变不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