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火热年代:从娶女知青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9章 国庆献礼,意想不到的职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t真正合算的交易,就是拿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换到对自己重要的东西。

咱李铁锤不在乎报纸上出现多出现一个名字,却在乎五十斤富强粉。

王能手身为农机站站长却急需要这份荣誉。

两者在推杯换盏中,各自用不重要的东西,换到了重要的东西,皆大欢喜。

王能手当时就写了一张二尺宽的条子。

李铁锤拿着条子到粮站换取了五十斤富强粉。

正好那袋子面只剩下五十斤面了,李铁锤多出了五根烟,将对粮站职工不重要的面袋子也换了过来。

这年月的面袋子是纯棉布做成的,洗干净拆开,能够做一件褂子了。

富强粉容易受潮,李铁锤又骑着自行车回了一趟靠山屯。

到家的时候,柳晏荷正在拆洗被褥,听到自行车的铃铛声,迈着欢快的步伐从屋里跑出来。

“铁锤哥,你怎么回来了?”

“弄了半袋子面送回来。”

李铁锤扎好自行车,将面袋子拎了下来,柳晏荷连忙上前帮忙。

打开袋子,看到是白灿灿的富强粉,柳晏荷惊得小嘴巴合不拢了。

“这面是富强粉吧?”

“媳妇儿到底是城里人,一眼就认出来了。”

柳晏荷得到确定的答案后,骤然紧张起来,左右看看没有人,拎起袋子钻进屋里,想藏起来。

这年月实行的粮食配额制度。

就算是一个成年有粮本的城里人,每个月也只能分到五十斤细粮。

所谓的细粮其实只是一般的面粉,或者是大米之类的。

至于富强粉只有厂里面的领导有门路搞到。

就连柳晏荷以前在京城的时候,母亲也只有包饺子的时候,才舍得使用富强粉。

李铁锤一下子拎回来了半袋子富强粉,能不吓人吗?

只是这面粉藏在哪里,是个大问题,难倒了这位小学教师。

面粉不能被老鼠掏吃了,又不能受潮。

柳晏荷撅着屁股寻了好几个地点,都被她自己否认了。

李铁锤抽着烟,笑呵呵的说道:“放心吧,这面是农机站的奖励,来得光明正大,不会惹麻烦。”

“哎呀,你吓死我了。”

柳晏荷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站起身尴尬的笑笑。

这时候,铁梅和铁钩两人也听到动静跑了过来。

李铁锤从兜里摸出两个糖果,一人分给他们一个。

两个小家伙拿着糖果一溜烟的跑了,看样子是找小朋友玩了。

柳晏荷见李铁锤风尘仆仆,拎起毛巾给他擦了擦脸,又让他把脏衣服换下来,放进搪瓷盆子里,准备揉搓。

李铁锤关好门,直接脱了衣服。

“你,你干什么呀。”看到糙汉子精壮结实的上半身,柳晏荷吓了一跳,羞涩的闭上眼睛转过身。

“都老夫老妻了,啥没见过。”

李铁锤脱掉裤子哈哈一笑,走过去抱住她,丢在了床上。

“这是白天,会被人听到的....”

柳晏

请收藏:m.qibaxs10.cc ', '')('\t荷没想到糙汉子胆子这么大,抬起胳膊撑住糙汉子的双手。

“放心吧,铁钩和铁梅出去玩了,娘在公社播音室,奶奶耳朵不好听不到,不会有人发现的。”

“我怕...唔唔....”

柳晏荷还想说什么,嘴巴已经被堵上了。

那浓郁的味道冲进鼻孔里令人陶醉,她的眼神瞬间迷离了起来。

突突突突....狭窄逼仄的屋内,拖拉机轰鸣声响起。

白得宝听民兵讲李铁锤回来了,拎着一只野兔子兴致勃勃的朝李家走过来。

这只野兔子是他前两天套住的,专门留着等李铁锤回来喝酒用。

走到门口听到那悠扬婉转的拖拉机轰鸣声,白得宝看看野兔子,再看看紧紧关闭的屋门,扭过头朝着隔壁村跑去。

“小花,俺给你掏了一只兔子啊。”

因为还要参加国庆献礼庆典,李铁锤仅仅在靠山屯逗留了两个小时便回了县城农机站。

下午时分,赵书言带着纸笔来到了宿舍内。

“上午我来找你,听说你回去了。”

“把白面带回家了。”

李铁锤正躺在床铺上休息,见到女同志进来,站起身清理了桌子,给她倒了一杯白开水。

赵书言没有办法理解李铁锤。

一般人知道要上报纸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有闲心回家。

“赵干事,开始吧,等会我还得去参加排练。”李铁锤催促道。

摩挲着搪瓷缸子的小手微微颤了颤,赵书言醒悟过来,将搪瓷缸子放在桌子上。

稿纸摊在桌子上,她拿起钢笔,抬头看看李铁锤。

“李拖拉机手,内外翻交替耕法是你在什么情况下想出来的?”

李铁锤摸出一包烟在手里晃了晃:“介意吗?”

“随便。”赵书言觉得那包烟有点眼熟。

抽出一根烟,划着火柴点上。

淡淡的抽了两口,李铁锤缓声道:“你是农机站的宣传员,应该理解农机站的艰难条件。

金秋九月农业生产忙,公社里获得了大丰收,拖拉机只有五台,柴油补给经常不到位。

社员兄弟在田地里急切盼着拖拉机手耕地,拖拉机手们就算是昼夜不停,也没有办法完成耕种任务。

俺从生产劳动中想到了一个办法......”

哗啦,哗啦...笔尖在稿纸上流畅滑过,留下一个个娟秀文字。

李铁锤的语速比较快。

赵书言最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在意。

这些材料只能算作素材,她后续还要利用这些素材撰写成文章。

只是赵书言越听越觉得不对劲,稿纸上的素材好像是一篇优美的文章。

语言虽不华丽,却把社员的朴实劲儿表现得淋漓尽致。

更关键的是,文章虽然大体上在叙述内外翻交替耕法的发明过程,实际上却在称赞社员们劳动光荣,公社安排得当,农机站热心推广农业机械化。

特别是在最后,李铁锤停顿

请收藏:m.qibaxs10.cc ', '')('\t了一下,加重语气:“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水平的必要之路,只有坚持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咱们才能利用占全世界百分之十的耕地,喂饱占全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

这句话可谓是高屋建瓴了、点睛之笔,直接将整篇文章的档次拔高了一大截。

伴随着最后一个句话划下,笔尖戳破了稿纸,流下一滴墨滴。

赵书言抬起头,看着那个拖拉机忍不住问道:“李铁锤同志,你真是扫盲班毕业?”

由于李铁锤的口述并不需要经过修改,赵书言只是调整了一些语句的顺序,便完成了一篇新闻稿。

“下午我乘坐班车前往省城,把这篇稿件交到农业报的编辑部。”

赵书言看似平常的说完之后,看到李铁锤眯着眼好像在睡觉。

她忍不住问道:“你不好奇吗?”

“这有什么值得好奇的?”

李铁锤睁开眼,上下打量赵书言:“你对这次的事儿如此上心,恐怕是早有准备吧。

现在新闻稿件想要登上报纸,没有关系是不可能的。你要是在编辑部没有朋友或者是亲戚,就不会来找我了。”

赵书言道:“能登上省农业报,你不高兴吗?或者说,你不想更进一步吗?”

“进步?哈,俺就是个拖拉机手,最喜欢开大拖拉机犁地,要是让俺坐办公室,俺还不愿意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