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将梁宽偷看,改成了他拦住想要偷看的戏班老板,也因此得罪对方,让后续的剧情逻辑更顺畅。
十三姨款款除衫,身上只剩下一件吊带。
观众的议论声全部停止,直勾勾盯着银幕上关芝琳露在外面的手臂,以及胸前的一片白皙。尺度太大了!
内地的观众哪里受过这种刺激,这年头稍微有点香艳镜头的电影都是内参片,正经在影院放映时出现这种镜头少之又少。
下一秒。
银幕上出现一只手掌的阴影,越来越大,最后覆盖住整个画面。
观众席里瞬间骂声一片。
李赛凤不解问道:“怎么回事?”
翟远转头看向周学军:“你给解释解释。”
周学军尴尬一笑:“可能放映员觉得这种镜头不合适,用手挡住了放映机镜头……”
简单粗暴的物理删减。
等画面再次亮起时,已经是梁宽追出戏班给关芝琳送伞,并在这里见到了严振东。
暴雨倾盆的长街之上。
梁晓龙饰演的铁布衫严振东出场。
长街卖艺的严振东赤着上身、肌肉虬结,喉咙顶着两杆红缨枪,猛一发力枪杆就寸寸断裂。
这是电影开场至此,第一次展现武术动作。
刚才还因为物理删减而不忿的观众,看到这一幕纷纷低呼。
此时的观众大多很质朴,他们真的肯相信现实中有这种真功夫,以至于李联杰拍完《少林寺》,无数人怀揣武侠梦,坐上绿皮火车直奔少室山。
“陈真!”
“我操真的是陈真!”
“他不是跟东洋人佐藤同归于尽了吗?”
虽然梁晓龙在片子里戴了个假辫子,却仍被热心观众认出,陈真这个形象太过深入人心,影院里顿时一阵嘈杂声响起。
坐在角落的梁晓龙压了压帽檐,默默挺直了背脊。
哼!什么是真正的巨星啊?
电影从严振东出场以后,叙事风格就没有之前那么轻松。
宝芝林的医馆里,黄飞鸿替一个菜贩子治疗枪伤。
“现在港口这么多洋船的旗帜五八门,这个菜贩就是分不清美利坚旗和英国旗,所以上错船被洋人误会打伤了。京城搞洋务运动,这种纠纷,吃亏的还是我们唐人。”
饰演猪肉荣的是肥猫郑则士,他刚转型做导演,这次为了跟1024搞好关系,特意跑来内地客串。
听师父黄飞鸿讲完菜贩的经历,猪肉荣大怒拿起一根三戟叉:“民团弟兄们,我们去把洋人的船拆了!”
演到这里,徐勀又凑近翟远悄声说:“这段台词我记得不是这样的,是不是有删减?”
翟远嗯了一声:“好好看戏。”
原片台词的确不是这样,本该是猪肉荣大骂‘满洲狗霸占我们中原,现在又勾结红毛鬼出卖大好河山’云云。
但这是不能碰的话题。
燕京城现在至少四十多万满人同胞,倘若把这句台词讲出来,翟远担心剧组回不了香江。
况且上译厂的配音员也不会这样配台词,干脆自觉点提前删掉。
……
黄飞鸿拦住暴怒的猪肉荣,这个角色现在还很理想主义,也有些迂腐:“猪肉荣,不准你插手,我们要找洋人澄清这件事情,否则我们唐人以后怎么在佛山住下去?”
黄飞鸿见洋人的这场戏,取景地是在燕京饭店。
饭桌上,负责调和中英关系的满清提督,找来刚演完《赌神2》仇笑痴这一角色的林国兵来客串。
提督:“黄飞鸿,这位是威格斯将军,这位是大商人积善先生,他们都很宽宏大量,不再追究菜贩上错船的事,你也就别再坚持给他要赔偿了。”
黄飞鸿:“提督大人,这样何以平息民愤?”
提督:“民愤?哼!黄飞鸿,你只不过一介草民,有什么资格跟官府讨论决策,现在京城搞洋务运动,跟洋人的关系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嘛。”
黄飞鸿拿起一块面包:“这些面包是用我们的面粉做的。洋人在我们的地方划出租界,还设了一个个禁区,如果我们国人还在处处忍让,迟早我们连做馒头的面粉都没了!”
……
观众们的脸色逐渐凝重,戏院恢复了刚才关芝琳脱衣服时的静寂,不过这次则是完全被故事情节吸引。
偌大的影院鸦雀无声。
同一时间,梁宽因为前面得罪戏班老板,被忽悠去对付来收保护费的沙河帮,被一群人追斩。
慌不择路逃跑之际,梁宽遇到仗义出头的猪肉荣。
翟远的剧本里,这一版的沙河帮改的更霸道,没有原片里为了给元标加戏,强行让他在沙河帮示弱后又跳出去挑衅的情节,而是直接让民团与沙河帮一言不合便展开混战。
饰演沙河帮帮主的,是此时九一娱乐的御用三级片演员,卢慧光。
混战当中。
双方人马冲进洋人的饭店,打破了黄飞鸿与洋人在谈判桌上的气氛。
接着是一场室内混战,这时候就看出来袁家班动作调度,以及徐勀在拍摄时的控场能力。
即便几十人挤在一起拳来腿往,场面仍不见散乱,主次分明。
牙擦苏在混战中不小心撞到洋人保镖,被对方一通痛揍。
观众也看到了黄飞鸿在这场戏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出手。
在略显沉重的历史背景下,打戏拍的并没有后来几部里那样哨,黄飞鸿三拳两脚制服了洋人保镖,对方撂下一句‘中国鬼’之后愤愤离去。
画面一转,刚刚趁乱离开的提督带兵包围了饭店。
提督:“把民团的人抓起来,谁反抗就毙了他!”
民团的人正欲逃跑。
黄飞鸿:“不准走!把兵器放下!这事衙门有权查办……”
……
观众看到这里都觉得太压抑了,窃窃私语声又起。
“黄飞鸿有点窝囊啊。”
“唉!没办法,衙门的人有枪。”
“这个提督真气人!最后肯定被黄飞鸿打死。”
电影剧情调动起观众情绪,虽然没有后来几部打斗酣畅淋漓那般爽,但整体叙事却相当稳。
当十三姨深夜挑着油灯,找到黄飞鸿要给他量身体裁做一件西装时。
黄飞鸿疑惑问:“十三姨,外国真的那么好吗?为什么我们什么都要向人家学呢?”
十三姨:“人家发明了蒸汽机和好多东西,科学比我们发达,不学不就落后了?”
黄飞鸿:“中国人根本就不该穿西装,因为中国人就是中国人,洋人就是洋人。”
十三姨:“这里很快就会修铁路,开电报局,将来一切都会改变,中国也要跟着这个世界变得嘛。”
黄飞鸿打开那把写着不平等条约的折扇:“你说得对,现在洋人的枪炮和战舰都进来了,一切都正在变,以后会变成什么样谁都不知道,你的礼物我心领了,收起来吧,等将来中国人都要穿西装的时候,我再穿吧。”
反应慢点的观众,只觉得这段台词不明觉厉,隐隐抓住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观众席里的知识分子们轻轻皱眉:“台词写得好啊。”
“是啊,时代在变,不知道黄飞鸿最后会不会变。”
徐勀看着银幕,听着周围观众的低声讨论,面露笑容。
当初翟远就是用这段台词,忽悠他进九一拍片,现在看来这个选择没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