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982从香江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3章 香江电影圈最大投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谈笑间,电梯门叮一声响。六楼到了。

走出电梯,一眼望见墙上挂着中日双语的招牌。

‘香江九一娱乐驻东洋办事处’

办事处是临时装修出来,看上去还有些简陋,再往楼上,就是tokyo-hot的地盘。

在六楼的会议室里,几个西装革履的东洋仔已经等候多时。

这趟出发美智子没有跟过来。

翟远、王金和徐勀都不会说东洋语,提前让超哥的女秘书海伦来做翻译。

推门而入。

正在接待东洋仔的海伦招呼一声翟先生,又跟研究所的东洋仔相互介绍。

“翟社长您好,我是三菱研究所的特效总监川北弘一,目前在东宝株式会社做特效导演。”

一位看起来老成稳重的中年男人迎上来,态度谦卑的向翟远做自我介绍。

其余几个东洋仔也相继上前握手,要么研究所里的技术骨干,要么是东宝的特效师傅。

“川北弘一?”

徐勀听完海伦的翻译,望向最先开口的中年男人,对海伦说:“麻烦帮我问问,是不是制作出去年那部《再见木星》的特效导演?”

得到川北弘一肯定的回答后,徐勀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翟先生有冇看过《再见木星》这套戏?”

“有印象。”

翟远瞥了眼中年老成的川北弘一,微笑回应一句。

从最早的奥特曼,再到哥斯拉,以及后来的魔斯拉系列电影,这类怪兽片里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这位特效导演的名字。

至于徐勀提到的《再见木星》,则是全亚洲第一部将实景与cg技术相结合的电影。

故事讲的大概是未来地球人口超级增长,东洋籍地球大总统指挥人类进行星际移民,恰恰此时一个中型黑洞靠近,吞噬了宇宙飞船,为了解决整个太阳系都被黑洞吞噬的危机,主角团在木星轨道上布置粒子加速器,引发木星内核坍塌爆炸,成功改变了黑洞的运行轨迹……

听起来似乎还不错。

可惜依旧是一部烂片。

电影原本计划三十亿日元的宣发制作预算,结果因为导演意外身亡引发的种种原因,最后只拿到十亿日元,情节缩水再缩水,上映后成绩果然扑街,最终只拿到三亿日元的票房。

若非后来《eva》的作者庵野秀明是这部影片的粉丝,还致敬了波电影里的‘第三东京市’,估计早被人遗忘。

唯一的亮点。

或许只有川北弘一监督制作出木星爆炸的特效镜头,在这个年代,场面丝毫不逊色工业光魔制作的《星球大战4》。

香江那两部大制作。

外加东洋这一部科幻片。

让翟远不禁暗忖:“亚洲在《流浪地球》出来以前,果然不适合做这类特效大片,一部比一部扑街。”

好在《广岛怪物》并非要进外太空宏大叙事。

螺蛳壳里做道场,只要做好怪物的模型和cg,剩下的全靠故事情节来支撑就好。

跟川北弘一会晤以后。

徐勀迅速介绍过《广岛怪物》如今需要的技术支持。

川北弘一不愧是拍奥特曼起家的特摄片大佬,拍怪兽手拿把掐,迅速给出几条中肯建议。

“香江的道具师傅在亚洲很有名,实物建模我就不多班门弄斧。”

川北弘一继续道:“不过既然要结合cg技术,在怪兽建模的材料选取上,我建议不要用传统的木头雕刻,最好通体使用塑料材质,这样不仅可以添加更精细的细节,在调动机械臂和运动控制摄影机时也更轻巧方便。另外补充一点,塑料建模在片场很容易在灯光加热下熔化,要提前考虑到多个备用模型的问题……”

“三菱研究所目前有亚洲最先进的cray-1超级计算机,但cg制作软件需要向美利坚的电影公司定制,根据目前徐导演向我描述《广岛怪物》的模型,定制这样一款软件大概需要100万美金……”

“通常来讲,直接使用cg画面呈现在电影里,每秒要费至少10万美金,制作周期同样很长。但三菱研究所里有犹他大学的纹理映射技术专利,结合实物建模可以极大降低成本,这样每秒大概只需要费3000美金,当然研究所要收一笔额外费用,取决于你们在电影里运用cg画面的时长……”

接连不断的特效制作成本,从川北弘一嘴里吐出。

旁边的翻译官海伦都被这些夸张数字惊住,连续问了几遍确认无误后,海伦方才胆战心惊向翟远他们翻译回去。

一秒钟10万美金,买了你们的专利使用权仍需要3000美金每秒,这是在拍电影还是烧钱?

徐勀听完冲翟远点点头:“差不多这个价格,我那部《新蜀山剑仙》用直接特效和建模特效,在这方面的成本就超过一千万港币。”

翟远嗯了声,脸上表情倒没什么波动。

影视特效哪有不烧钱的。

且不论好莱坞那些爆米商业大片,冯导后来拍《大地震》请不起指环王团队,退而求其次挑了个便宜的,短短四分钟的戏份仍费两千多万。

索尼后来那部全cg动画《最终幻想7:圣子降临》更是耗资数千万美金。

票房虽然血亏,却让劳模蒂法从此打遍3d区无敌手。

翟远问:“《广岛怪物》大概需要多少个特效镜头?”

王金开口道:“根据目前的剧本粗粗算下来,差不多270个左右,每个镜头平均3秒来算,800秒。”

翟远默默算笔账。

这样一来,这部《广岛怪物》单单在特效上的费,就不低于2000万港币。

外加陈仕龙1200万的片酬。

电影还没开拍,预算就先超过三千万。

“加上后续拍摄,保守估计需要5000万预算。”

王金算起账来比翟远更快,迅速给出了一个让他自己都心跳加速的价格。

他咽了口唾沫,讪笑说:“翟先生,香江电影圈从来没有过这般大的投资,站在商业角度考量,如果一定要拍这种大制作,最好拉几个投资人过来承担风险。”

“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翟远摇摇头,扭过脸望向徐勀,笑道:“打电话回香江,让你老婆先做一轮宣发,5000万噱头还是不够,宣发写一亿啦……”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