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高煦,这可是你此生唯一的机会!
“什么?”朱高燧一怔,满脸惊愕:“朱允熥要将王叔们都给解决了?”
他有点懵。
不是,他们还在赶路呢啊?
应天府就要完事了?
那他们,还要不要过去啊?
“所以,我必须要尽快的赶到应天府去。”朱棣道。
旋即,他面色凝重的看着朱高燧,道:“老三,现在咱们正在遭受一场严峻的考验,而咱们要做的,就是咬牙扛过去,你明白吗?”
朱高燧看着朱棣,重重点头:“父王,我明白了!”
“嗯!”朱棣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该说的话,他都已经说了,继续给朱高燧施加压力,说不定还会起到相反的结果。
“王爷,平安来了!”张武将平安带了过来。
“王爷,你找我什么事情?莫非是改变了主意,想要投靠陛下了吗?”平安微笑道。
朱棣扫了平安一眼,淡淡道:“平安,如果我是你的话,现在就会把嘴巴闭上。”
“嗯?”平安闻言一怔。
他抬头看着朱棣,缓缓将脸上的笑容敛去,心中惊疑:“出什么事情了?”
“王爷!”袁珙、丘福走了过来,对着朱棣拱拱手。
朱棣点点头,道:“廷玉、丘福,现在应天府情况有变,我需要尽快赶过去,你们两人留下帮着燧儿管控好兵马。”
袁珙、丘福两人听到朱棣的话,神情微微一变,沉声道:“是,王爷!”
“应天府出事了!不过,从燕王的反应来看,应该是陛下取得优势了!”平安心中暗道。
朱棣深吸一口气,目光看向一旁的姚广孝,道:“大和尚,咱们走吧!”
“是,王爷!”姚广孝点点头。
“张武,带上平安,咱们走!”朱棣道。
旋即,他一拉胯下战马的缰绳:“驾!”
“律律律!”
战马一阵嘶鸣,向前疯狂跑去。
姚广孝、张武等人见状,纷纷跟了上去。
朱高燧目送朱棣远去,眼中闪过一抹疑惑:“熥哥儿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竟然这么快就要将藩王们给解决了,真是不可思议。”
应天府,城门前!
朱高煦、李景隆两人相视一眼,就要动身,去见城外的藩王们。
“高煦,等一等!”忽然,后方传来一阵急促的大喊声。
“嗯?”朱高煦神情一愣,满脸疑惑的转过头。
“呼呼呼”
朱椿、朱楧两人大口喘着粗气,一路狂奔着来到朱高煦、李景隆两人身前:“总算是赶上了!”
“十一叔、十四叔,你们这是什么情况?”朱高煦满脸疑惑,看着面前气喘吁吁的朱椿、朱楧两人。
“高煦,那个啥,王叔和你一起去。”朱椿咽了一口唾沫,稳了稳心神。
“啊?”朱高煦有点懵。
“高煦,你就带上我们吧,有我们两个在,不仅能够保证你和景隆的安全,还能大大提高藩王们前来赴宴的几率,虽然允熥只是让你们去送信,但是,如果你们能够让城外的藩王们前来赴宴,这功劳肯定更高。”朱楧道。
他们已经得知,朱允熥准备宴请所有的藩王,并且让朱高煦、李景隆两人去城外送信。
两人商量一番之后,觉得这是一个立功的好机会,于是便立刻跑过来了。
“这”朱高煦、李景隆两人面面相觑。
“景隆,你怎么看?”朱高煦扭头看向一旁的李景隆。
李景隆想了想,道:“二位王爷,要不,问问陛下吧?”
朱高煦闻言眼神一亮,道:“对对对,十一叔、十四叔,不是我不带你们,而是你们也知道现在的情况,要不我和景隆在这里等着你们,你们去问问熥哥儿,若是熥哥儿同意了,我们自然也乐得带上你们。”
“好!”朱椿、朱楧两人点点头。
“你们两个,可不许先走啊!”朱椿有些不放心的道。
朱高煦面色露出一抹苦笑,摆摆手道:“放心,我们绝对不走!”
朱椿、朱楧两人盯着朱高煦确认一番,转身大步跑开了。
“这事整的。”朱高煦摇了摇头。
“二位王爷也是立功心切,我听说,他们两个都没有和凉国公动手,直接就投了。”李景隆道。
朱高煦点点头:“十一叔、十四叔确实是聪明人。”
想到这里,他想起了自家的老爷子,眼中露出一抹苦涩。
他已经得到消息,自家老爷子出兵了。
说不定,不久之后,他要和自家老爷子对阵了。
“对了,我听说燕王出兵了?”李景隆道。
“是的!”朱高煦点点头,神情有些惆怅。
李景隆沉默片刻,道:“没事的,到时候和陛下好好说说,而且,燕王也不是脑袋死板的人,若是藩王们都被陛下解决了,他最后可能也不会动手。”
朱高煦面上露出一抹苦笑,道:“希望吧!”
李景隆想了想,道:“对了高煦,你到时候可以向陛下请战,这样的话,最后情况或许会好解决一点。”
朱高煦嘴角抽了抽,道:“我出战的话,最后处理的时候或许会好,但是,我有点怕老爷子。”
别看他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但是遇到老爹朱棣,那就和老鼠见了猫一样。
李景隆眼睛眨了眨,道:“高煦,我记得你小时候可是经常被燕王揍,眼下,这可是你唯一能够反击的机会,而且,还不用有任何的担忧。”
“额”朱高煦神情一怔,眼中闪过一抹心动:“这不好吧?”
李景隆耸耸肩,道:“反正这件事在于你,我只是随便那么一说。”
朱高煦低头沉思,面上不动声色,但一颗心却是‘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将老爷子给收拾一顿.”
“呵呵!”李景隆看到朱高煦的模样,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虽然有点不太地道,但是,缓解了朱高煦的焦虑。
应天府,街道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街道上出现了一个流言。
“听说了吗?陛下准备恢复丞相之位。”
“啊?真的假的?太祖不是说了,不准恢复丞相之位吗?陛下这胆子也太大了吧。”
“别瞎说,不是丞相,是内阁首辅,但是职能和权利与丞相没什么区别,就是换了一个称呼而已。”
“太好了,我辈读书人,再次有了毕生的追求了,陛下万岁!”
“真是没想到,丞相之位还能重新出现,上苍垂帘我等读书人啊!”
“确实是上苍垂帘,陛下是真龙天子!”
“你们说,谁有机会成为首辅啊?”
“.”
消息传的沸沸扬扬的,但是,大多都是在私底下小声议论,没有人敢当众大声讨论。
毕竟,朱元璋定下了祖训,不得恢复丞相之位,而且,现在内阁首辅之事,还没有任何影子呢。
这要是敢大声讨论,真当锦衣卫那群人是吃干饭的啊?他们现在正愁没机会向新皇表现呢。
虽然没有大声的讨论,但是,消息流传的速度却是一点不慢。
丞相之位,对于文臣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别说普通的读书人了,就连朝堂上的重臣,一个个也都心动了。
“陛下真的要恢复丞相之位吗?”
“你们说,消息是真的假的?丞相之位要恢复的事情。”
“丞相之位若是恢复,谁会成为丞相?”
“.”
一股无形的暗流,在酝酿。
随之而起的,是朝臣对朱允熥的拥护。
一些之前还对朱允熥心有不岔的官员,这一刻全都开始疯狂拥护朱允熥。
这就是权利的魅力。
虽然很多人都没有资格,但是,这并不妨碍文臣们欢喜。
丞相,这是很多文臣毕生的追求,有和没有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有了,或许他们终其一生,也无法触碰到,但这样的情况,他们只会从自身找寻原因,是他们自身能力不够。
没有,那连努力都没有方向。
夏元吉、解缙、胡濙、杨士奇四人酒醒之后,得知到城中流传的消息,当场就全懵了。
“坏了!”
他们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现在,朱允熥还没有公布殿阁改制呢,结果消息就被他们给捅出去了。
第一时间,四人纷纷跑到了皇宫去向朱允熥请罪。
虽然他们也不清楚,到底是谁将消息泄露了,但是,此时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