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靖难刚成功,老朱复活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0章 朝堂上,方孝孺挥刀自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20章朝堂上,方孝孺挥刀自斩

汤和神情讪讪,道:“陛下,我不是那个意思。”

朱元璋满脸苦涩,道:“行了,不用强忍着,想笑就笑吧,这件事咱确实做错了。”

“陛下,你真的误会了。”汤和神情坚定。

要笑那也得等到回家没人的时候再笑,当着朱元璋的面笑,他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虽然朱元璋看似一副不在意的模样,但他性格是出了名的谨慎,岂能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或许此刻朱元璋真的不在意,但是,谁能保证朱元璋以后也不在意?

万一他现在笑了,朱元璋后面想起来,心中越想越不舒服,那他到时候可就惨啦。

所以,安全起见,绝不能笑!

“算了,随你吧!”朱元璋也没有过多的纠结。

“对了,你说允熥为什么一定要废除士绅优待呢?”朱元璋想到另外一个事情,对着汤和道。

士绅优待,这件事很不好弄,一个搞不好的话,会出大乱子。

首先,大明读书人的热情会降低,导致后面很可能出现底层官员不足的情况。

其次,‘士绅’们的力量很大,虽然朱允熥是皇帝,但是要去动士绅们的利益,他们也绝对不会轻易妥协。

这件事,肯定会闹起来。

“不知道!”汤和摇了摇头。

“这件事,很难办啊!”朱元璋满脸苦笑。

汤和看着朱元璋,迟疑道:“陛下,我想允熥皇孙既然这么做了,就一定做好了相应的打算。”

“允熥这么急着对朝臣动刀,这可不是什么英明的举动。”朱元璋摇摇头。

他做了近三十年的皇位,对朝臣太了解了。

现在的朱允熥,还有许多需要朝臣帮忙的地方,这么急哧哧的对着朝臣们动刀,不是太明智的举动。

这个世界上,唯一永恒的只有利益。

废除士绅优待,这就是在看朝臣的利益,他们怎么可能答应。

汤和看着朱元璋,道:“陛下,会不会是士绅优待之事,有什么隐患呢?所以,才会导致允熥皇孙如此迫切的将这个措施给废除掉。”

朱元璋闻言一怔,愕然道:“这应该不能吧?咱颁布士绅优待之后,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对此事都称赞有加,而且,咱们大明底层管理人员不足的局面,也确实大大缓解了。”

“反正,我觉得允熥皇孙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汤和道。

在凤阳的朝夕相处,让他对朱允熥有了更多的了解,似乎每一次朱允熥的决策,都没有任何的失误。

次数多了,他习惯性的对朱允熥报以信任。

朱元璋看着汤和,眼神怪异,道:“汤和,你对允熥这么信任吗?”

汤和闻言稍稍迟疑,点点头道:“是的,截止到目前为止,允熥皇孙做的事情,都没有错。”

朱元璋一阵沉默。

朱允熥若是没有错,那么,这件事可能就要从他的身上找原因了。

“难道说,咱颁布的士绅优待,真的有问题?”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很自信,但是看到汤和的态度之后,他有点怀疑自己了。

他很清楚汤和是什么人。

朱允熥能够在汤和的心中,得到如此高的评价,那必定是一次次实验结果造成的。

太和殿!

宴会已经散去,方孝孺、铁铉、夏元吉、解缙、李景隆等人都走了。

朱允熥将朱棣、朱棡等人留了下来。

“唰唰唰!”马三宝带着一群宫女过来,给一众藩王们端上醒酒汤。

“允熥,这里只剩下咱们自家人了,有什么事情,你就直说吧。”朱棡摆摆手,大大咧咧道。

今晚的宴会,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

虽然说被朱棣抢走了很多的风头,但总体上,他也算达成了目的,还是比较满意的。

“没错没错,允熥,你有什么事情尽管招呼。”

“允熥,之前我们做错了,现在认识到了,你有什么话直接说。”

“允熥,别的话,王叔就不多说了,现在我服你!”

“.”

朱桢、朱植、朱楩等人纷纷出声说道。

人喝多了酒,就容易话多。

当然,藩王们此时的话,都是发自肺腑的真心诚意,朱允熥太猛了,他们不敢不真心诚意。

“诸位王叔,我将大家留下来,主要是商量一下你们名下土地的事情。”朱允熥轻声道。

古代王朝,出事基本上都是从最基本的土地上面开始的。

土地是百姓赖以生存的根本。

但是,总有那么一撮人,贪婪无度,想尽一切办法,对老百姓手中的土地强取豪夺。

一星半点,倒是问题不大,动摇不了王朝的根基。

但这个世上,从来没有什么适可而止,大多数都是贪婪无度。

今日夺取一亩,明日夺取三分,久而久之,土地便被归拢了起来,而百姓一步步被逼成了流民。

事情到这一步,问题已经出现了,只需要一个时机,便会成为燎原之火。

这个时机便是天灾。

天灾是不确定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出现了,但天灾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危害非常大。

危害大,代表着对底层百姓的迫害大。

中原大地上的百姓,他们是一群最可爱的人群,只要有一口吃的,他们便不会想着去造反。

毕竟,造反那可是要杀头的。

但是,当没有饭吃的时候,就会有人冒出头。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吴广虽死,但是他们的口号却是被流传下来了。

既然饿死也是死,那还不如拼一把呢。

所以,土地是重中之重!

士农工商。

农只排在官下。

种地很累,而且收入很低。

但是,百姓却又是王朝的根基。

所以,为了让百姓安心种地,帝王便提高了百姓的社会地位。

封建王朝,每个开国皇帝都知道百姓的重要性,无论是底层出身的朱元璋,还是贵族起兵坐皇位的李世民,他们每一个,都知道百姓的重要性。

但问题是,百姓的地位有点太虚了,全靠着朝廷或者说皇帝的态度为根基。

一代,两代,三代.历朝历代,有哪座王朝,一直能够出现英明的君主?

只要有一次塌下。

事情就立即发生巨大的变化。

官绅、勋贵们开始展露獠牙,搜寻财富,无依无靠的百姓,在他们的眼中就是一堆任人宰割的肥羊。

土地归拢,流民暴涨。

这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紧接着,便是山河变色,江山崩塌。

“土地?”藩王们听到朱允熥的话,神情纷纷一愣。

他们本以为朱允熥将他们留下来,是商量什么大事,没想到竟然是盯上了他们名下的土地。

土地虽然能够源源不断的产生财富,但是,对于他们而言,那点钱还真的看不上眼。

“允熥,我名下的田地,全部给你。”朱棣出声道。

虽然他不知道朱允熥的目的是什么,但是,眼下这个时候交好朱允熥,绝对没有任何的坏处。

到时候,只要朱允熥稍微照顾他一点,他就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

而且,他都决定要出去打封地去了,大明的田地再多,好像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允熥,我名下的田地也给你!”朱棡紧随其后,虽然有些心痛,但是,朱棣已经冲上去了,他岂能落后?

“允熥,我名下的田地也给你!”

“允熥,不过就是一些田地,你尽管拿去。”

“.”

一众藩王纷纷出声说道。

朱棣、朱棡都将田地交了,他们岂能不交?

现在他们谁交了田地,朱允熥可能记不住,但是,谁要是不交的话,朱允熥肯定会知道。

到时候,万一给他们搞点事情出来怎么办?

他们非常清楚,现在他们之所以能够坐在这里,全是朱允熥还认他们这个叔叔,朱允熥若是不认的话,他们现在都是阶下囚。

朱允熥神情有些诧异,面上露出微笑,道:“诸位王叔,你们真是太客气了。”

“应该的,应该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