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于,陈宣帝其实已经妥协了,已经决定要明旨立陈琅为太子,待他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陈琅。
可就是这样,陈琅、端王他们还是等不及,他们要他早点去死,好腾出皇位来给陈琅坐,这样端王一系将得到莫大好处,再不用憋屈地看着他这个文不成武不就的病秧子坐稳皇位。
而他的母亲,当朝太后,因为下毒害他的人是端王、是陈琅,是她的亲儿子、亲孙子,又因为陈琅继位后她仍是名正言顺的当朝太后,所以就冷眼旁观他被下毒暗害。
被至亲的兄弟毒害,被亲生的母亲冷眼放弃,陈宣帝心中无恨那才是古怪之事,他在景寒的鼓动下做出推柔嘉公主上位的决定,至少有五成是因为端王、陈琅的背叛!
咔嚓一声闷响中,太庙厚重结实的大门轰然打开,袒露出屋外的风景和景况来。
陈宣帝站在太庙大门前驻足远眺,只见黄昏落日时分,天边挂着一道道颜色绚烂瑰丽的晚霞,大片殷红金黄的绮丽色彩于天空之上渲染开来,将整片天空幻化成绮丽梦幻的景象。
定定凝望着色彩浓烈、殷红如血的晚霞,陈宣帝瘦削暗黄的脸颊上落下了晚霞的光辉,脸庞上充斥着一股难言的色彩,像是坚毅,像是冷酷,又像是决绝坚定。
侍立在太庙门口、陈宣帝身后的太监总管李德顺谦卑恭顺地躬着身体,他手里挽着一根拂尘,声音很轻带着几分试探地唤道:“陛下?”
陈宣帝再次深深凝望地了远处天边的彩霞一眼,唇角微翘,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容,淡淡下令道:“回宫。”
太监总管李德顺跟了陈宣帝数十年,是他最为信任亲近的内侍太监,他也是最为了解、最为清楚陈宣帝的人。
如今,李德顺敏锐地察觉到陈宣帝身上发生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改变,似乎没有了进入太庙时的颓废、憎恨、丧气,反倒变得坚毅、果决起来,似是下定了什么决心。
可不管李德顺是不是发现了陈宣帝身上的改变,他都是不敢深想不敢多问的,当奴才这么多年,他也吃过不少亏,受过几次教训,从这些经历中,他总结出一些必须遵守的规矩来:
不该自己问的事不要问,也不要去想,更不能贸然去管。自己只是奴才,那就做好奴才的本分,主子吩咐什么,他就做什么,只把自己当个没有自我思想的木头人,不要多想太多。
从陈宣帝的改变上发现了某些风雨欲来征兆的李德顺深深地躬了下了身,显得越发恭顺谦卑,他低低应道:“是,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