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他那个办公室有窗帘,我们从外面无法收到你的消息。”燕雨有些疑惑,他不知道陆令为什么会这么说。
“是……先不准备动手了。”陆令道。
“我明白了。”燕雨也看到了这些人的资料,她也是刚看完,知道光靠目前的证据,动手确实有可能扑空,她问陆令,也只是想听听有没有新方案罢了。
“有些痛苦。”陆令实话实说。敌人也太狡猾了。
他这次发现了向斌的阴谋,并且带着苏翔来,还请了部里的专家帮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一鼓作气把向斌拿下,但此刻却让他觉得疲惫不堪。
别说陆令累,可能是旁观者,看着都有些累。
“明天可能更痛苦。”燕雨也没有安慰陆令,办案就这样,不会按照计划来。
“我没事。”陆令道,“燕队,你听我的信吧,今晚早点休息。”
“好。”
陆令不是没有路了,他还有最后一步棋,但是这步棋只能用一次,如果这步棋没有得到足够有价值的线索,后路也就没了。而且,这步棋,也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他现在不想用,所以他很痛苦。
说起来,陆令并不是一个擅长推理的人,只是这些案子硬生生把他磨成了这样,他不得不拿起案子,分析着人性,然后推理这些逻辑。
从外人看来,陆令已经很擅长推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已经是他的极限。
痛苦,这种潜力、精力都被榨干的感觉,让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黎明,甚至不知道能不能见到黎明。
呼……黎明……
第419章 曙光
推理心理学的气氛效应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进行三段论推理时,倾向于接受与前提类似的结论。
而如果出现逻辑错误,那就是因为对前提进行了不合理的转换。
陆令深知自己在这些方面并不是很强,但这个事现在找别人也很困难,因为关于向斌的事情,来龙去脉太长了,给别人讲都很难保证不漏掉什么。
此时此刻,陆令感觉他应该静下来,好好地重新思考一下这些问题,从头开始捋一下这些前提,他现在,只能相信自己。
本案的逻辑是这样的:
第一步,是向斌要除掉目前如日中天的焦护国。这个期间,向斌应该就已经联系了尚大鹏,二者都是辽省的老牌势力,把焦护国搞走是共同利益。于是,向斌通知小张,找机会让小张把线索透露给警方。于是,小张发了信息,最终陆令发现了线索,焦护国开始逃亡。
到这一步的时候,向斌的目的就已经达成了。
第二步,焦护国主动联络尚大鹏一方想兑换钻石。这个期间,向斌就和尚大鹏开始准备害陆令,安排尚大鹏的老婆刘海岚前往哈市,并且主动到处转悠,被警察发现……
第三……
等等!
陆令一下子发现了问题的关键。
向斌,是如何知道,是陆令在追查焦护国的?
在此之前,陆令一直都没有露面,焦护国的案子,明面上,也一直是赵逸帆组在查,陆令前往阜城本来就是帮忙。
向斌提前在阜城安插了眼线?
不对。
陆令在阜城其实没怎么露面,也只出现在小镇和村子里。向斌就算是有人,也不可能在小镇和村子里提前布局。
后期陆令是去了通l市开始追焦护国,这个时候,陆令见到了小张。
可是,小张又不存在告密的可能。虽然小张看到了陆令,但是陆令当时就防了一手,没有单独见小张。看守小张、送走小张也没有亲自参与。所以,小张是不可能知道有个人叫陆令的。在小张的视角里,就是多名蒙省的警察把他救出来,后来有人把他接回了沈州。
有人说,那就不能是向斌提前让小张记下陆令的照片吗?
这也不现实,在小张前往焦护国那之前,向斌安排小张去的目的是搞倒焦护国,而不是针对警察。这个时候,提前让小张看陆令等人照片是画蛇添足。
所以,这里就出了问题。
显然,向斌是在焦护国跑了之后,才知道了陆令参与了本案。
他怎么知道的呢?
陆令开始回忆自己见到的这些人。
在追查焦护国的过程中,陆令当然是接触了不少人,包括在村里接触的乞丐和两个机灵人,不过这些不可能和向斌有关,这些都属于“随机npc”,出问题的,一定是“固定npc”。
陆令在追查焦护国的途中,只找了一个“固定npc”,也就是焦护国的老婆。
从头到尾,也只有焦护国的老婆见过陆令,而且有机会把这个事告诉向斌。
从这个逻辑上分析,向斌应该早就认识焦护国的老婆了,可能有几个月的时间。毕竟,他想搞倒焦护国,肯定是要知己知彼,在这个期间认识焦护国之妻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样一来,这个布局就清晰了。
向斌想弄倒焦护国,准备了两条线,一条是小张,一条是焦护国的老婆。
对上了。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焦护国的老婆敢找警察要300万的线索费,她认识向斌,当然有信心把焦护国找到。而向斌这个人,想拿捏这个妇女,简直不要太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