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给他们安排好入席后,李承乾才来到明德殿的后殿。
如今几位听戏的,都拿着银行的说明书,努力的研读。
“殿下,银行的能力,老臣差不多也明白了一半,简单来说,就是收天下放贷权于银行,统领一片区域里的金钱流通,并在区域与区域之间的银钱交汇上起到助力效果。而银行的谋利,就在放贷和跨地存取的手续费上,没错吧。”
见房玄龄清楚的说出了银行的作用,李承乾忍不住伸出大拇指。就是这么简单,至于银行对经济的刺激什么的,都是衍生。
“好了,朕差不多也明白了,你想要建立银行,成立框架的时候可以借助这十一家的力量,但是却必须提防他们从中搞鬼,戴胄,既然朝廷要发布禁止私人放贷的令法,那就应该给银行也制定相关的规定。从朝廷公布出来的规定,才更有信服力。”
戴胄起身,拱手领命。
长孙无忌也起身拱手道:“陛下,银行将来毫无疑问会交给户部管理,微臣希望户部的部分官员能够加入银行,从现在起就开始管理,将来交接的时候,也不至于什么都不懂。”
这是合理的要求,所以皇帝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崇教殿现在被十一家的家主占据着,没了蹭饭的机会让皇帝很是恼火,只能对着大殿冷哼一声,才带着房玄龄等人离开。今天的例行朝会,还没上。
送走皇帝后,李承乾就回到了崇教殿。一场宴会,自然是宾主尽欢。
再漫长的冬季,也有过去的时候,当春雨连绵的季节,长安光德坊和常乐坊,几乎同时的出现了一个名为银行的店铺。
长安现在总有新的店铺开张,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可是这两家新开的店铺,怎么说呢? 有点嚣张过头了。
别人家都是盘来地皮后? 直接开张,就是对建筑改动的? 都很少? 推平了重新盖的,寥寥无几。可是这一位不一样? 不止推平了地面,甚至还掘地好几尺? 用的材料也是难得的水泥? 巨石混合水泥,用来盖城墙也不过是这样,结果人家就用来建设一个建筑。
“青雀,你设计的这个构造真的不错? 还有这个防盗门? 已经超出哥哥的预期了。”
建设银行的时候,李承乾懒得当监工,干脆就把设计和施工的事情交给了李泰,李泰也不负期望,建设出来的银行格外的优秀。特别是地下室的金库? 不止防盗,估计有人想抢? 都对那面厚重的铁门毫无办法。
只要是夸奖的话,李泰就喜欢听? 拿着茶杯边喝茶边说:“您也不看看是谁出马,不过皇兄啊? 您说我封地的赋税? 是不是也能通过银行? 转运到长安来?这样的话,能省不少人工呢。”
到底是聪明人,各地的赋税运到长安确实是一个极度浪费的过程,如果变成从银行转寄,前者消耗的人工跟后者那点手续费,没有一点可比性。
不过,现在又不是真正的商业社会,地方收上来的赋税更多的是粮食丝麻,这东西怎么通过银行转寄?国库收粮食,是为了筹备军粮,或者用于赈灾,就算把赋税换成银钱,朝廷要了也没用。毕竟,大唐现在的粮食产出,依旧是一个可怜的数字。
“你一个人这么干没问题,可是在你之后的人纷纷效仿怎么行?所以啊,再忍忍,等什么时候粮食的产量上来了,朝廷在有限的范围内,就能用钱买到足够的粮食,你的想法才能够付诸于实践。”
李泰点点头,他也发现了自己想法中不靠谱的地方。
银行的建设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要宣传银行是干什么的。如果换作普通商人,选择的多半是吆喝,换作是朝廷,就是张贴公告。不过李承乾的话,会选择发传单。纸张虽然贵了点,但是有学院的印书坊在,不知道省了多少抄录的人工。
于是,就在银行开业之前,派传单的人出现了,只要是行走在街道上的人,都会得到一张传单,上面记录了银行的功能和来历。
平民百姓收到传单,在找识字的人介绍一遍后,就把传单塞进了灶膛。贫民小户的,哪有余钱存到银行里,一年都难得攒下一两个铜钱,吃饱喝足就成,谁需要贷款?
跟平民百姓不同,勋贵和商人们得到传单后,却把它研究了个通透。不管是存钱得利,还是两地之间直接存取,都格外打动他们的心。
一地腾转挪移的,只能是小商人,两地之间来往的,才是大商人,至于豪商,经营的一般都是西域货、海货或者南北的稀罕东西。对他们而言,货物的运输本来就很艰难了,还要兼顾银钱的运输,绝对耗费心力。毕竟,同意用银子金子交易的终究是少数商人,更多的商人只认铜钱甚至是绢布。可,运送铜钱,也太艰难了。
一贯钱,就是一千枚左右的铜钱,串起来差不多能有十三斤,一百贯,就是一千三百多斤。将铜钱装在马车里,遇到险路跌落个几枚,也就罢了,关键是害怕被劫啊!要知道就算现在没有内战了,可是还是有不少人不安于种地经商,喜欢做没本钱买卖的。
而选择银行,就省事多了。人在扬州想要把钱带到长安,只需要在扬州把钱存到银行,然后拿着凭证,记着口令,就能在长安银行把钱重新取出来。虽说每一贯钱都要扣掉三枚铜钱的所谓“手续费”,可是跟运送铜钱期间带来的消耗和可能出现的意外相比,这简直太实惠了!
大商人看重的是两地存取的便利,中等商家和小商家看重的则是贷款功能。跟那群不要脸的秃驴比起来,银行的利息简直低得令人痛哭流涕。谁都有手头紧缺钱的时候,赚钱的机会就在眼前,手里没钱,赚不到也只能忍着。现在不用了,只要到银行请行官调查一下自己的背景,或者拿到保书,就能贷款。
一时间,长安人口头谈论最多的,就是“银行”。
“老兄,您说说,这样的好事,可能是真的吗?”
“呵,假不了,要知道这银行可是皇家、东宫,还有江南的十一个家族一起办的,自然一口唾沫一个钉。就算不信那十一个大家族,你还不信太子殿下?”
“兄台说的是,只要是太子殿下的产业,就不用怀疑。明日小弟就要启程去扬州,听说扬州那边的银行还没有建,不过这一路的时间,想必足够扬州当地银行建设完了。带着小半家产赶路确实让人放心不下,还不如付出三分的手续费,长安存,扬州取呢。”
.....
这样的对话,在长安各处响了起来。
李承乾也没想到自己的信誉这么坚挺,本来还以为会被戒备一段时间,才会有吃螃蟹的人出现,结果,银行开业不过三四天,就有人选择存钱,或者两地存取了。
“银行开设的初期,最需要的就是把名声打出去,通知各地银行的分行长,出了一星半点的差错,就提头来见。吴中,会稽当地虽然是陆家等用自家的牌面经营,可依旧不能掉以轻心,查账的时候,必须认真仔细!”
坐在长安银行的办公室里,李承乾对总行长张围,下达了命令。
张围是皇帝指定的银行行长,接触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不过几天时间,就把长安银行的账捋的头头是道,不得不说是一个人才。
张围点点头,说:“万事开头难的道理,卑职还是清楚的,如今各大商人,是因为殿下的声誉,才选择相信银行。我等,定然不能让殿下的声誉受损。”
见张围保证的彻底,李承乾也就稍稍放心了。
拿太子的名誉给银行站台,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真要是银行出了事,那可就不是颜面扫地的等级了,估计他连这个太子都做不成。可就是这样危险的情况下,皇帝却还在看笑场,甚至提出朝廷借用银行功能的时候,银行收钱是不是太过了?
过个屁啊,银行还在新生阶段,等成长起来以后,给朝廷免手续费自然是应有之义,可是现在不行啊。
看了一眼张围,李承乾叮嘱道:“记住了,朝廷给各地拨银的时候,该收的手续费也得收。银行既然还没归属朝廷,就不能给朝廷大开方便之门,会被人抓小辫子的。”
张围点点头,内务府出身的他忍不住问道:“可是,如果是内务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