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孤才不要做太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五百一十二章 没钱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无奈的坐在桌子上,李承乾道:“父皇双臂能动弹以后,立刻就写信给儿臣,特意嘱咐了不能让您过去,担心路上的风寒,会引起您的气疾。您啊,放宽点心,孙道长的信您也看到了,除了父皇腰胯之间的伤口,发炎棘手了一点,剩下都没什么问题不是!”

长孙怒道:“少来,谁知道孙道长是不是被你父皇胁迫了,才这么写的。本宫见苏氏的马车,还挺舒适的,保暖做的也不错,就乘坐这辆马车去。本宫问过苏氏了,苏氏已经答应把那马车送给本宫了。

你看看,苏氏一个儿媳妇尚且如此的孝顺,你这当儿子的,如何能狠心一直无视母后的要求。”

见长孙意志坚决,李承乾顿时陷入了两难。

两大之间难为小,去吧,皇帝老爹生气,不让去,皇后老娘生气。

嗯....

所以还是去吧。

去的话,最多俩人回来的时候,被皇帝老爹训斥一顿。不让去,天天都被训斥。

还是两害相较取其轻吧!

从长孙的怀里1把儿子抱过来,李承乾无奈道:“儿臣怕了您了,您要去也成,不只是雉奴,青雀也带上吧。他妄图在短时间里研究出比皇命雷更厉害的武器,解决这次举世攻唐的局势,本就是进了误区。您带他出去走走,也让他松快松快。”

见李承乾终于松口,长孙顿时笑了,扭一把李梦宇的小脸蛋,在他屁股上亲了一口,就蹦蹦跳跳的离开了。

长孙这样的姿态,李承乾这几年来还是第一次见。

抱着儿子,坐在办公桌上,李承乾随手拿起一份奏折,展开给他看。

当初李梦宇抓周的时候,对几样东西都是视而不见,而是爬啊爬的爬到了皇帝的身边,伸手讨要起了爷爷手上的奏折。这让皇帝龙颜大悦,甚至还赏赐了那份奏折的上奏者。

嫡长子注定是要继承家业的,放到皇家,就是要继承皇位。虽然李承乾也想让孩子公平竞争,但是想想传统的顽固,也就做罢了。既然这小伙子注定了要当皇帝,自然是要好好培养一下。

然而....

一心二用,干什么都不会顺利。

连续几次写错字以后,李承乾只好叫来苏媛,把孩子给抱回去。

次日,长安银行总行,发布了国债。

一共五十亿枚铜币的国债,让张围叫苦连天。

五十亿枚铜币,不多,相当于以前的五百万贯而已,只是商税的大半。但是,户部让他十天以内发放这么多的国债,却有点强人所难了。更何况,这一次国债利息定的简直低的离谱,比银行的利息还要低。

他还一度跟独孤博顶嘴说,要是十天以内能凑齐,他就扇自己。

可是....

令张围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国债才开始发放,就有大量的商人排着队购买,尤其是四姓六家和江南家族,更在第一天,就大包大揽的直接要走了三百万的份额。

王家造反的事情,跟举世攻唐的特殊时期结合起来,对他们的影响太大了。如今国朝危难,这个时候不赶紧慷慨解囊,脑袋绝对是被驴踢了。

“刘兄,哈哈哈,少见少见,你准备买多少的国债?”

“家里余钱不多,就买一千万贯的好了。反倒是你,高昌那边开战,你走西域的生意直接就断了,如今你老兄又在老家大修宅院,耗费不少啊,还有钱买国债?”

“那是自然,如今我宅院修到一半就停工了,为的就是这一天啊。且不说我等承蒙皇恩,才能发家,就是西域早些打通,对我也有好处啊!”

“得了吧你!你小子分明是想着大军把西域那群胡子收拾的老老实实的,你好耀武扬威的去做生意吧!”

....

听着诸如此类的对话,站在银行前面偷听的张围,大笑着扇了自己几巴掌,在排队众商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回了银行。

五十亿铜币的国债,连一天都没撑住,就被购买完毕。没买到国债的人,在银行门口叫苦连天。

见到此情此景,张围又试着推出了无利息、无期限的国债,结果....

银行门前,依旧是车水马龙,人潮人海。

国破家何在,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清楚。但是,当一个国朝临近灭亡的时候,除了一些文人敲着胸膛呐喊两声以外,却很少有人能够站出来,拿出自己的家产、支持一个国朝度过难关。

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然而大唐,却硬生生的打破了这一幕。张围推出的无利息、无期限的国债,反而比先前有利息、有期限的国债更受欢迎,而先前已经买了国债的人,甚至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自豪感,不得不立刻将债券送回,改成了无利息、无期限的。

当然,最震撼人心的,还不是这一点。

朝会之上,长安县令和新金吾卫将领刘凯报名而入,启奏了他们遇到的事情。

“启奏殿下,长安县衙门外,有人投掷钱袋。包裹等物,拆开来看,只见里面都是铜币银块之物。更有一包袱,内有字条,上书送给朝廷。如今,微臣虽张贴告示,但此举却屡禁不止,如何处置,还请太子殿下示下。”

“启奏殿下,朱雀门外,也是一样。更有城外而来的百姓,扛着粮食,放在门前,撒腿就跑,如今,粮食已经积攒了两马车,如何处置,还请殿下示下。”

李承乾哭笑不得的站起来说:“虽说咱们国库空虚了,但是还不到伸手跟子民要钱的地步啊!”

房玄龄笑呵呵的出班启奏道:“殿下,一丝一毫,皆是百姓心意。如今国朝有难,百姓们都愿意共同承担,这才是盛世的景象啊!老臣以为,太子殿下当下诏感谢百姓的心意。”

魏征也站出来说:“虽说这些都是百姓的心意,但是,他们此举确实不妥。然而,若是因此而问责百姓,实在是让人心寒。如何下诏,如何遣词排句,还请殿下三思而后行。”

李承乾扫视了一眼朝堂,从房玄龄的身后发现了消瘦的马周。

常何造反,终究也是牵连到了曾为门客的马周。现在他虽然还是中书侍郎,但是在朝堂中,却成了孤臣。

到底是接续了魏征的风骨、房玄龄的职位的人,李承乾对他还是比较看好的。

“中书侍郎马周,当初父皇就曾赞誉过你的文章,既如此,孤就亲自写一封诏书,但修改诏书的事情,就交给你吧!”

马周没想到自己在这个敏感的时期,还会被太子点名,连忙出班道:“幸得陛下赞誉、殿下之托,微臣必定全力以赴。”

很快,诏书就发了出去。这份诏书不仅制止了百姓们继续给朝廷捐钱捐粮食的行为,也如同一颗定心丸一般,给了所有人信心。

这个时候,朝廷必然不会打肿脸充胖子的,既然朝廷说没事儿,那就一定会没事儿的。所以,哪怕边关战火连连,长安却依旧是一片安定。

长安发生的事情,还有边境战局的变化,杜如晦和杨师道,一直都会加班整理成奏折,派人送到定州去。

作为老臣,杜如晦实在是太了解皇帝了。

嘴上虽然说这一次交给太子决断,甚至把传国玉玺这样的宝贝疙瘩都送给太子,但是真要他完全置身事外,还是不可能的。

而事实证明杜如晦的决定是对的,当奏折送到定州的病房里,李世民立刻就急不可耐的坐起来,打开查看。

当看到百姓得知国库空虚,大战无以为继的时候,甚至捐钱捐粮的时候,他顿时一阵的感慨。

李涧也已经能坐起来了,见皇帝感慨万千,嘴角还带着笑意,就知道皇帝必然是遇到了极爽的事情。而作为更加了解皇帝的人,他很清楚,这个时候询问一下,是最好的选择。

“陛下欢笑如此,可是遇到了什么好事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