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在徐琬画架上的那幅画,并非古画摹本,而是她原创的一幅作品。
她原本是打算靠临摹古画挣些银两的,但摹了一天,感觉总是画不好,不是颜色出了问题,就是摹得不像。
她想:为什么要去临摹别人的画?为什么不自己创作一幅呢?
于是,她在画架上铺上了一张空白的宣纸。
画什么呢?她的脑海里立即浮现起这样一幅情景:在一条清澈的小溪上,横卧着一座造型优美的小桥,桥上站着一个十多岁的少年,眼神明亮,纯真可爱;桥两岸垂柳依依,郁郁葱葱,再远处是稻田和天空;有个牧童自远处骑牛而来,那笛声,划破了黄昏的寂静,惊起了一群飞鸟;但是,少年依旧深情地目视远方,似乎在等待着青梅竹马的人出现……
没错,就画这样的场景!
这座小桥,她已经画了不止百遍了,因此画起来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按她的速度,她两天就可以完成画作。但因为这幅画是用来卖钱的,她不断地修饰,直到十天才完成。
……
“你画得不错!”画社的老板说,“可是你没有名气,恐怕卖不出好价钱。”
“没关系,能赚一点生活费就行!”
“那你多少钱肯卖?”
“十两……不,五两银子也行!”
“那我尽力而为吧!你为了这幅画倾注了不少心血,实在不容易,我会尽量帮你卖个好价钱!”
徐琬急忙向他表示感谢。
……
从画社走出来,她和周管家信步走到一座小桥上。
“你还是忘不了他吗?”周管家问。
徐琬一愣:“为什么这样问?”
“你的心思,可都写在那幅画上了!”
徐琬脸一红,狡辩说:“我画它,只是为了赚钱维持生活!”
“既然你不肯承认,那就当它是这样吧!”周管家说,“你有没有想过,在这里重新开始一段新感情?”
这句话听着耳熟,记起来了,师父也问过这样的问题。
“暂时不想,目前,我只想着找到母亲!”
“但你迟早都要面对这个问题,不是吗?”
“是!不过……”
“如果你想发展一段新感情,我有个朋友,非常优秀,我把他介绍给你好不好?”
徐琬扭过头去,发现他的眼神特别炽热,顿时慌了。
朋友?几乎每个毛遂自荐的人,都会这样说。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周管家对她的好,她并非毫无察觉。但她却不敢去面对,因为在她心里,最难以割舍的,还是家乡那座宁月桥,刻骨铭心,魂牵梦萦。
“考虑一下我的建议,好不好?”最后,他深情地问道。
徐琬有些心慌意乱,低声说了一句“好”,就匆匆跟他道别。走出几步后,她一脚踩空,差点掉进路旁的水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