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零之发家养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0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有时候陆东升跑县城时候顺道带几个拿出去卖,价格能翻好几倍。

可他们没法子运出去,因此只能靠这些人收,根本不给你讨价还价的余地。

甚至于,长得越多越好,价格低导致收益还会变差。

瞧着是个丰收年,结果不比荒年能赚多少。

陆夏对于陆东丰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还有这样的见识感到高兴。

现在很多人都不注重销路问题,毕竟物资短缺,只怕不够用,根本不存在多出来的,所以只顾埋头干就行。

哪怕在几十年后,市场的滞后性依然带来丰年不丰收的情况。

大哥,不管哪一种鸭子,我和东升都能帮你找到销路。

现在市场没有饱和,五百只鸭子放到省城连个声响都没有,陆夏还是有这个自信能够卖出去的。

她跟陆东丰提起两种鸭子的价格区别,大哥,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该养哪一种的,或者每一种养一点也成。

陆东升提议:要不过几天我们一块去省城吧,带大哥去农贸市场去瞧瞧情况。爸妈也一块去,都去看看我们买的大房子!

这次买房,陆夏出了12万,陆东升出了6万,以后产权也按照这样的算。

基础改建两人也依照这个比例出钱,内饰软装全都由陆夏负责,门面使用陆夏也会占大头,陆东升只要一个五十多平的门面和仓库。

赵桂芬一听这话也来劲了:孩子爸,我们要不去看看吧?

那可是省城的房子啊!

陆国强看了她一眼:这事不能让村子里的人知道,只说我们是租的。

我是那多嘴多舌的吗!赵桂芬没好气瞪了他一眼。

财不外露,这点道理她还是懂的。

自从两个孩子赚钱,平日里就没少上门借钱的。

要是知道他们在省城买了那么大的房子,指不定怎么着呢。

赵桂芬心里可是有本账本的,当初他们遭难的时候,谁搭了把手,谁冷嘲热讽,她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来借钱的没有一个是当初伸了手的!

陆夏直接拍板:择日不如撞日,这两天天气好,咱们明天就去看看吧。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里头穿着新衣服,外头套着布罩子一块出门去了。

住在远离群居处的好处现在彰显出来了,一家人出门都没人瞧见,否则又得解释半天出不了村。

几个孩子高兴急了,他们竟然要去省城了!

尤其是陆朝阳,他从小到大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到村部,现在竟然进城了,高兴得不行。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