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零之发家养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1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们是纯手工制作,因此需要人切辣椒、蒜头等等,动作很难快起来,每天的出货量非常有限。

瓶贴虽然晚到了,却也没有耽误事。

孟红光专门请了两个大婶贴瓶贴,计件给钱,并不算作坊正式员工。

前期很多准备工作,陆夏都是放手让孟红光自己去做的,她只是最后去审查。

孟红光非常珍惜这次表现机会,因此非常的仔细,陆夏并没有找到什么不妥的地方,狠狠地夸奖了他。

第一天辣酱出炉,陆夏专门去尝了,味道跟张强从头到尾完全由自己制作还是有些许差别的,但是味道依然非常的好,足以用来吸引顾客。

规范化之后,品质也很稳定。

现在加料不再像平常一样,一切都是适量,而是严格称好,按比例下料的。

第一批辣酱出品,陆夏就给于宗耀那边发电报,并将一千六百瓶发了过去,每种口味两百瓶。

于宗耀那边当天就将货款打了过来,这让陆夏舒了一口气。

只要钱没到手,不管对方之前表现得多令人信任,一切都是不作数的。

于宗耀没拿到货,就直接打钱过来,这样爽快的合作者,让陆夏很珍惜。

很多人做生意都会压货,一年结一次账很常见。

因此才会出现一些人做生意时,某个环节出问题,导致资金链连不上,恶性循环,说倒闭就倒闭了。

一千六百瓶的货说多也不算多,说少也不少。

若是渠道已经打开,各个门店铺开了货,那么这点丢入市场连声响都没有。

可若是没有打开渠道,还得一瓶瓶叫卖,那就得卖好一阵了。

陆夏也不仅仅指望羊城那边,还不忘抓住本土市场。

瓜子铺和小食店都摆上了辣酱,活动期间还能免费品尝。

可这远远不够,陆夏还得去拓展其他销路。

中午的小食店非常热闹,客流量非常的大,菜一锅一锅地往外摆,一会就舀没了。

店里店外的桌子都坐满了,不少人自己带着饭盒过来打饭回家吃。

小食店的价格很公道,而且味道特别的好,附近一些懒得做饭的都喜欢来这里吃。

陆朝阳几个小不点,也更喜欢在小食店吃饭,而且人来疯喜欢凑热闹,楼上那么好的餐厅不喜欢待,宁可扛着个饭碗蹲在门口吃饭。

陆夏无奈,只能在楼下放个桌子,吃饭的时候,就让几个孩子围着桌子吃饭。

一开始赵桂芬还要另外在家里做给他们吃,可孩子们都不愿意,都吵着要去小食店。

张强和陆谷雨开店很厚道,用的都是自家也会吃的好料,洗菜也不是过水就完了,都要清洗干净的,因此自己也能吃。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