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太后只想咸鱼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9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当然,这话只能说给有一颗当明君之心的皇帝听。

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社会性质,注定了上位者其实更加希望民众愚昧一些,好骗一些。

柳芸的目的在于,如果推行全民教育真的成功了,那八大望族在读书人中的地位就会直线下降。

因为不稀奇了啊!

而以后的皇帝若是想当个昏君可就难了。

皇帝一脸振奋,赞叹又惊讶。

区区一件赏赐的事情,母后已经想到了多少年后?

他以为自己想得够仔细了,母后也够厉害了,谁也不知道太后娘娘竟然在大气层坐着。

那母后,帝京城把皇家书院或者云昭书院改过来不行吗?

柳芸无语:皇帝认为,为何人要分士农工商,三教九流?

士为何排在第一位?

就是因为在很多人眼里,人和从事的职业都有贵贱之分。

皇家书院和云昭书院为何分得那么清楚?

就是皇家书院代表着权势身份,云昭书院代表钱财地位。

你让一群读不起书的平民百姓跟他们糅杂在一块?不出事才怪了。

而且,哀家说过了,这个书院是为了给自己培养人才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不懂吗?

开玩笑,她想推行全民教育,自然是为了降低八大望族的读书人地位。

同时也让老百姓真的知礼明事,能够更好的监督将来的皇帝而不至于过于受欺骗。

然而,社会制度和阶层不是瞬间能改变的。

让平民直接入侵优越感爆棚的高级阶层,双方都得炸,闹大了可无法收拾。

按照柳芸的想法,推行全民教育肯定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她都不一定能活到那个时候。

而且,她甚至都想过了,没有她镇住,这条想法肯定会被上层阶级给改得面目全非,然而,那么久远的事情她已经顾不上了。

她需要一个契机来搞掉八大望族,在这过程中有多少老百姓受益就有多少吧,生前哪管身后事,只要有人因此受益,必然不亏的。

当然咯,计划是计划,如今连第一家书院都还没建起来,谁都不会知道她的目标竟然是八大望族。

云向彤突然开口:那书院的投入肯定不少,因为提供给人读书的书籍很贵啊,若是有人想考科举,也没银子赶考呢!

柳芸点头。

不管是什么考试,都得请人联保,最低的县试都得一两银子,最高的会试要十两。

如今书院在帝京城还好,至少会试不用跋山涉水的赶考。

将来外地的书院多了,只怕穷人科举依旧很难。

不过,那样的事还久远,不用过于考虑,先顾着眼下再说。

柳芸:书籍贵,主要是纸的成本高,即便是抄书,耗费的纸张也不少。

但实际上,你们看各大书斋抄书人赚得并不多,他们不用出纸张费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