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太后势力,还会回头用调侃的表情看两眼笑话。
这是赶着去投胎吗?
自以为找了个很好的理由,殊不知,一切顺利只不过是上面要放他离开。
不仅是大街上巡逻的人只是目送他们从身边掠过,守城门的也在听到喊声后快速推动城门,移出一条缝来容马匹通过。
待到启王一群人奔到城门口时刚刚好,都不用减速,就那么顺利出了城。
听到厚重的城门砰的一声关上,启王跑远了才勒马回头看了一眼。
亲信一:王爷,一路上巡逻的人虽然多,但是并不像要出事的样子啊!
启王:如果没什么事儿,大年十一,何至于宵禁?
只能说,有些消息是我们不知道的。
还好这些人对军情不敢置喙,才让我们顺利出城。
亲信二有些忧郁:王爷,若是没发生什么事情,皇上和太后定然会追究王爷宵禁期间私自开城门的罪名。
严重点,等同抗旨。
启王神色坚定:一定会出事,七王突然来帝京城,今日白天又跟皇上交手一波,结果都失踪了,这难道很正常?
七王必然有什么打算,否则,何必冒着抗旨的风险惹皇帝不高兴?
只要我们能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有正确的决策,不仅无过,还会有功,私开城门就是小事儿了。
走吧,我们快些赶过去。
一群人驾着马,飞速的离开了。
城门内,一队小兵抬着粗壮的门栓放了上去,相视一笑,都靠着门歇息一会儿。
一群人的头儿不屑的淬了一口:呸,启王就会拿着鸡毛当令箭,可累死我们了。
其他人纷纷点头,城门和门栓都是很重的,他们还要赶着打开,折腾一次可累得不行。
小兵:可不是嘛,若不是上面吩咐,我们都不给他开,让他急。
一群小伙伴都笑了,他们也就私下里过过嘴瘾。
真要面对启王也是不敢的。
头儿捏着一根牙签,吊儿郎当的剔了剔牙:就这副目中无人的德行还想跟太后娘娘斗?嘁~
等着吧,他急也没用,有他哭的时候,我们赶紧回去休息,今晚上都打起精神来,可不能出了差错。
小伙伴们笑闹着一起回休息的地方了。
自从将长城说成了功德碑,然后给烈士用的消息传了出去。
太后这个提议者的名声高涨。
皇帝这个出钱的也跟着吃了一波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