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这般算无遗策,总是让他毛骨悚然。
诸葛明口若悬河,口水都说干了,皇帝还无动于衷,心里存了气。
当初,要不是太后,他怎么可能会教导这皇帝?
说白了,这资质,他一千个,一万个看不上。
为了斗气,居然置江山社稷于不顾。
跟太后比差远了。
太后就算去了皇国寺,也从未让他们做什么对云昭不利的,反而交代他们尽心尽力的附着皇帝,不要危及到云昭。
瞅瞅,这就是差距。
相比之下,皇帝哪里是要做明君?
怕不是只想做个任性妄为的君主。
心下吐槽不已,诸葛明还是不甘心放弃这大好的局面,苦口婆心,皇上,八大家就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是不趁现在乘胜追击,这大好的局面就要大打折扣了。
时间一长,就是给八大家休养生息的机会。
到时候,师出无名,反而会让八大家成为弱者,朝廷成为欺负人的那个,于朝廷名声不利啊!
最重要的是,到时候八大家掀竿起义,朝廷内忧外患,可就难了啊!
皇帝冷笑:太师这话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
刚刚说时间拖久了,朝廷会师出无名。
若是八大家真的掀竿起义,那就是乱臣贼子,朝廷为何会师出无名?
不痛打落水狗,就是朝廷的仁慈,朕的度量,怎么会于名声不利?
这话听起来挺有道理的样子。
可诸葛明满脑子都想的是皇帝有毛病。
这么会自鸣得意吗?
现在出兵,肯定是为了打八大家一个措手不及啊!
要哪门子的仁慈度量?
重点是师出有没有名吗?
重点是虽然商业战打了两三个月的样子,可八大家从未想过以他们的势力会输得这么惨,自然就没有提前预测到会有谋反的可能。
只要给八大家时间,就是给他们准备的机会,到时候对上就更难了。
有简单模式不走,偏要走困难模式吗?
诸葛明无奈:皇上只是不要给八大家休养生息的时间。
这机会,真的很难得。
皇帝冷笑:够了,其实太师更想说,营造这样的局面很难得吧!
既然都是母后的功劳,母后怎么不乘胜追击?还要朕来出兵?
在御书房讨论,在场的只有几位重臣,皇帝说话也没什么好顾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