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太后只想咸鱼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20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用三年高额税换来土地,他们也拿得心安,至少他们付出了劳动力和代价,朝廷就不至于随时收回去了吧!

听仔细后,就有人打听如何领田地,最后不知怎么就变成皇榜前跪了一地的人在高呼太皇太后千岁。

热闹的样子,完全掩盖了秀才不得再免税的制度。

因为直接取消了人头税,大部分出身贫寒的秀才倒也没觉得有太大的损失。

虽然能够领取土地的,其实只有八大家田地所在地附近的老百姓。

毕竟太远了,人家又怎么种呢?

不过,不妨碍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因为不用缴人头税而激动的心情。

就算有不忿考上秀才竟然无用的人,也掀不起任何波澜,彻底被掩埋在周围所有人的激动里。

这一系列的政策,让原本一潭死水的老百姓活了过来,精神面貌陡然就不一样了。

一个个都无比配合人口普查。

就冲不办户籍人头税翻倍这一条,就足够老百姓积极响应了。

人类都是群居的,无论住得再偏僻,那都是一村子的人。

举报的奖金时时刻刻的诱惑着周围的眼睛,谁还能将娃藏一辈子不成?问题有什么好处呢?

于是,人口普查的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

只有工部忙得脚不沾地,加班加点的赶制有机关的户籍木牌。

办理好户籍的人会立刻去官府询问领取土地的事情,若是当地有土地领取,就按照能力报备。

对于老百姓来说,第一年按照军屯交税,也能额外留给他们一部分。

大多数人都不怕辛苦,就怕没有土地可种。

只不过,报备后需要调查资产才能分配。

官府大大小小的官儿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天不亮就出门,打更了还不定回。

不过,这样的他们是被老百姓真心实意捧着的,感觉完全不同,干起活来也特别有劲。

可以说,不出三日,云昭整体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

就在这一项项政策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时,没人特别注意到城里的流民和乞丐少了。

因为人口普查,大多数流民也是凭自愿,要么入伍,要么返回原籍,这样朝廷肯定不会再管后续。

四肢健全的乞丐也有选择,要么入伍,要么朝廷给安排活计。

反正柳芸发展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手。

肯定有饭吃,可想偷懒就不可能了。

而年纪还小的乞丐,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被几波人挑过了。

柳芸的暗卫,暗龙卫,锦衣卫和六扇门可都需要培养新鲜血液啊!

这些部门,更喜欢补充这类没有家属的新鲜血液。

如果实在不适合练武的,要么分去柳林书院半工半读书,将来回报朝廷或者书院。

要么就去报社跑腿过日子,还有各种各样的岗位可供选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