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大明当暴君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章 道路体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诸位大臣一听,皆是一怔,不由得内心震撼。

皇帝居然已经考虑到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崇祯顿了顿,目光在地图上游走:“当然,那是十年后的事,今天咱们只讨论道路,任何事都一步步来,孙阁老,你有什么要说的?”

孙承宗道:“陛下圣明烛照四海,老臣以为此举自然是利国利民的,不过朝廷用度开支巨大,老臣以为,最先修的道路,应该是从湖广到顺天府的。”

“两湖熟天下足,湖广鱼米之乡,粮食充足,京师又在北边军镇之地,常年与建奴周旋,对粮食需求巨大,此次辽东之战便说明了这一点,若是能先将江陵通往顺天府的水泥路修建起来,可事半功倍。”

崇祯点了点头道:“说得有道理,不过钱你们打不可不必担心,修路这件事,就交给交通局来,从银行贷款!”

皇帝此言一出,大臣们解释大吃了一惊。

户部尚书毕自严道:“陛下,此事恐怕会有极大的风险,银行的钱都是老百姓的钱,拿来修路似乎不合适。”

其他大臣也都这么认为的。

崇祯道:“在路边设置关卡,收过路费不行就行了,十年回本,每年收的钱一部分拿来偿还银行的利息。”

崇祯开始给大臣们算账,例如修路不仅仅可以提高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运输效率,还可以召集一大批民工,给这些民工开工钱。

这相当于是造就了一批就业岗位。

古代有很多闲人的,劳动力没有地方用,就用在这里,来修路,有吃有穿,还有钱拿,拿了之后他们的生活条件也慢慢改善,以后是不是有钱买衣服和香皂了?

有钱买衣服了,衣服店的生意就好了,香皂也更加畅销了,北京制造局的销量是不是又可以往上涨了?

这是一个良性循序,由朝廷发动的基建!

这是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由国家宏观调控,拉动国内的就业和经济。

但有一个前提,水泥的产量要跟得上!

水泥的产量就是科技技术。

所以后世的伟人才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就是这个道理。

你看,崇祯用从银行贷的钱去修路,给民工发工资,民工有钱消费了,拉动其他产业。

路修完,粮食运输更快,还可以收商人的过路费,过路费到交通局,交通局每年给银行换利息和本金,银行再把这部分钱按照利息的形式给存钱的老百姓。

这是什么?

这是多方共赢的方式!

皇帝一通解释下来,在场的大臣们差点跪了。

陛下,请收下老臣的膝盖!

还能这么玩?

这简直是刷新了所有人的三观。

再想想,难怪皇帝陛下一年多前悄悄的让陈子龙开设了皇家银行,最近又通过雅兰堂来推行银钞。

原来都是有目的的!

陈子龙激动得一逼,他脸都涨红了,他负责了一年多的银行,都没有想到银行真正的作用这么大!

崇祯将话题收回来:“所以,缺钱找银行贷款,现在往银行存钱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陈子龙激动道:“陛下,臣觉得可以不仅仅只是局限顺天府了,整个北直隶都可以开始通用银钞,这样银行的钱更多,可投资下去的钱就更多。”

其他大臣也连连点头,显然被这种新模式打开了一扇前所未见的大门,都激动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