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大明当暴君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85章 玩出赤字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金融是商业的底层。

它并不高大上,在历史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21世纪的金融人才们之所以出入高端写字楼,是因为人对金钱很敏感,只有高端的地方,才会给人安全感,让人们相信那些玩钱的金融家不会随时卷钱跑路。

试想想,一个私募基金公司开在郊区的厂房里,你会买他们家的基金吗?

金融并不是近代才有的,在古老的年代,民间就隐藏着大量的借贷生意。

世界上的许多事,都逃不掉人类社会和自然规则的底层逻辑。

金融也是如此。

历史长河中的旧时代里,农业文明因为生产力和生产环境的原因,必然是要用土地来稳定社会的。

所以统治者们不太希望土地上的人到处跑,那个时候,社会流动性越高,对农业的发展越不利。

但是,当冶铁技术,农业技术开始发展,粮食出现剩余的时候,商业也变得繁华起来。

典型的就是宋朝冶铁技术大幅度提升,促进农业大发展,进而导致商业繁荣。

但商业繁荣之后,钱就加快流通了。

民间的借贷也随之变多。

例如宋代的交子、会子,当时可是国际货币,南洋和日本不少人跟宋朝做生意,都是用交子、会子结算的。

到了明代,粮食产量更高,尤其是南方,商业非常发达。

以至于后世的课本上会委婉地提到,资本主义萌芽。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业其实会更加发达。

例如明朝的钱庄、票号,还有朱元璋时期就发行的银钞。

那么问题来了。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

是交换,交换就是流通。

只不过物品与物品之间有差别,于是人类就发现了没有统一的货币来证明物品交换的合理性。

换句话来说,货币是商品流通的媒介。

而地域与地域之间的隔阂是靠什么打通的?

没错,就是靠流通。

按照这个逻辑,其实隔阂是可以依靠同一种货币的使用而打通的。

当两个不同的地方,都使用同一种货币,这个两个地方就可以自由的做买卖了,不就通了吗?

即使语言暂时不通,可相互为了赚钱,语言是可以学的嘛,文化是可是适应的嘛!

就像一个漂亮妹子和你没有共同语言,但是她使用你的钱,你们不就有共同语言了吗,你们不也就通了吗?

那么按照人类社会的这个底层逻辑来看,真正想要长期稳定的统治一个地方,首先要做的就是让那个地方使用你发行的货币。

或者说,当那个地方使用你发行的货币的时候,已经证明你这里和那里的商品交换成熟了,对方也认可了。

一旦局面成为这样,那个地方就很难再摆脱你的控制。

因为钱是人生存的基础。

如果那个地方想要自己发行货币,就必须要你承认,否则你的商人不接受他的货币,双方的交易就无法继续。

这就意味着双方的贸易突然绷断。

当贸易绷断后,对方的利益既得者将会有巨大的损失,从而造成大规模的经济危机,社会会重新洗牌,造成内乱,普通老百姓会更惨。

这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的。

所以,使用你的货币,是大多数人认可的共识。

这就增加了当地造反的难度。

如果你再在这个时候,在当地驻扎军队,维持治安,就能保证文化传播、贸易稳定,加深对当地的影响。

整体来说,金融、文化和商品的连接,才是矩阵化的征服一个地方,而军事是维持这些的基础。

张凡理了理思维,他又说道:“自唐初,倭国便妄想吞并中原,后因唐军败倭寇于白江口(韩国锦江入海口),此去千年而倭人不敢来犯,然世宗朝,倭人又复猖獗,至神宗,倭人登朝鲜而扬言要灭我大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