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侯再生作者:知宇之乐
第387章
庐江,州牧府
“主公,文长将军刚刚传来君侯的急信!”徐庶将一封绢书奉给了刘备。
“呵呵……”刘备将绢书递回给徐庶,微笑着说道,“看来云长和孔明是准备将于文则留在淮南了……”近日来,有关于禁南侵准备寇犯庐江的消息,已在庐江城中传得沸沸扬扬,并引起了人心的慌乱,甚至有文武劝荐刘备到江东暂避些时日。
但刘备本人却是出奇的冷静,一纸诏令便将叵测之徒掀起的恐慌平息了下去,并笑着拒绝了“暂避”地好意。
“主公,九江陆太守(陆逊)、丹阳贺校尉(贺齐)、吴郡金郎将总共15000兵马正搭乘船只朝庐江赶来,最迟今日傍晚便可赶到。”徐庶迅速介绍着援军情况。
“寒冬腊月,不是个捕鱼的好时节啊……”刘备笑了笑,叹气说道。
第四卷潜龙出渊震九州第六十二章(下)
十二月初二,黄昏酉时
来自江东的最后一批援军——金畴率领的5000吴郡军搭乘船只,经纵阳河赶到了庐江。
州牧府议事厅内
徐庶向陆逊、金畴、贺齐三人详细地介绍着敌情动向,以及初步制定的作战计划。
“斥候刚刚回报,于禁军的踪迹暂时已经失去……”徐庶站在大厅中央,侃侃分析道,“但若不出意外,于禁应该就在寿县、合肥、安丰这一带。”
“暂时失去踪迹?”金畴略显疑惑地询问道,“军师,于禁有一万五千多人,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失去踪迹?”
“于禁精通兵法,擅长用兵,更关键的是,他对寿春、乃至庐江的地形并不陌生。建安二年时,于禁曾随曹操攻打过当时占据寿春的袁术。”徐庶指着身旁摆放的庐江、寿春地理沙盘,不紧不慢地说道,“此外,寿县、合肥至安丰这一带的地形相当复杂,再加上于禁也有可能西向进入章陵郡,故而斥候的探寻有些不便!”
顿了顿,徐庶继续说道:“但我已命斥候加大搜索力度,相信不久便会有消息传回!”
一袭素色战袍、飘逸若仙的陆逊略一思索,和声询问道:“军师,斥候最后一次发现敌军踪迹是在何处?”
徐庶指着沙盘上一处地点说道:“是在合肥西北的紫蓬山附近,已经毗邻寿春,斥候在那里发现有埋锅造饭的痕迹……”
“伯言想到了什么?”刘备笑了笑,以期冀的目光看向陆逊。对才干卓著却谦逊温和地陆逊。刘备是相当看好的,当日便毫不犹豫地将位置极其重要的九江郡太守之职交于了他。
“主公,以逊之愚见,于禁恐怕是有意图谋庐江,或是准备以攻袭庐江为饵、钓魏延将军南下!”陆逊一拱手,带着淡然而从容的微笑,“从适才军师所说,敌军最先停驻的几处地点看似凌乱,但实际上都是以寿春城为中心,形成一个半环状。这说明于禁原本应当是准备攻袭寿春。不过。可能是察觉魏将军防卫严密,于禁不得不放弃这个念头。随后,于禁曾南下深入合肥境内50余里,便说明了这一点!”
指点着沙盘上的地点,陆逊以右手慢慢划出了于禁军的行军轨迹:“最奇怪的就是这最后探查到的踪迹,显然于禁又重新北返了。已知寿春难以图谋,却又再次摆出进击寿春的姿态,恐怕非于禁这等擅长用兵之人所会为之。”
厅里地一众文武对于禁军曾经留下地踪迹早有所知,然而他们却未能从中理出什么头绪来。如今被陆逊这样一分析,都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陆逊自出仕后,一直都呆在江东,三年多时间只有过一次短暂的寿春之行,与刘备麾下许多将、官都不熟悉。许多人虽然听说过陆逊的一些事迹经历。但却对他年纪轻轻便担任九江太守、昭武中郎将这样的重职有所非议,认为他才不能符其任。
但眼前陆逊对军情细致而深远的分析,却让不少人对其另眼相看起来。
刘备与徐庶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眸中浮现的笑意。其实,徐庶先前已对刘备作过一番分析,结论跟陆逊基本相似。当然,徐庶并未将分析的结果告诉其余人。
不远处的鲁肃轻捋着颔下清须,嘴角带着一丝笑意地看着小自己几乎小上一轮地陆逊,这个曾被故友周瑜极为看重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