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钱少恩在作案的时间上,存在疑点,而动机也非常模糊甚至没有。”
“说到此处虽不能断定他没有杀人的嫌疑,但至少,他的嫌疑并不高。那么……此案换个角度再来看,聊一聊另外一个嫌疑人,杨正和!”
“首先,杨正和和廖苗氏是肯定有来往并长期保持姘头的关系。”宋宁道,“这一单杨正和自己也确定了。其次,在作案那天,杨苏氏以及家中的婆子可以证明,杨正和不在家里。”
“那么,你当晚在哪里,如何证明?”宋宁问杨正和。
杨正和嘴巴动了动,道:“当时是年底,我一个人在银楼盘点库存!”
“你们多久盘点一次?”宋宁接着问他。
杨正和一顿,改口道:“我可能记错了,我当时或许在林中竹屋,求清净,没有人能证明我在那边。”
“是吗?”宋宁颔首,“时间有限,昨天都在整理你五年前的时间线,属实不容易。便将你去年十月十一的夜里时间线没有整理搁置了。”
“现场来吧,让你看看群众的力量有多么的强大。”宋宁问他,“你说清楚,那天你白天干了什么,在哪里和什么人一起吃的晚饭,什么时辰结束,又紧接着去了哪里。这些说完,并要提供时间证人!”
“如果忘记了呢?”杨正和道。
“没关系好好想,你忘记了本官就请大家帮助你一起想!”宋宁问杨苏氏,“你夫君早上何时出门的?”
杨苏氏回道:“什么时辰出门的民妇记得不清楚了,但记得那几天银楼要出货,年底他得压货去江南。”
“有印象吗?”宋宁问杨正和。
杨正和回道:“没有!”
宋宁将银楼的伙计找来,问去年十月十二的事,伙计不记得具体事情,但他有出入库明细帮忙回忆。
“大爷白天子在银楼,点过货以后,他签字了。”伙计道,“这笔是小人的笔,大人随手签的,小人分得清。”
伙计说完白天的事,接着回忆杨正和晚上几时走的。
可能和谁吃饭,找到了一起吃饭的人,大家几时散席的。
亥时以后,杨正和没有了时间证人。
宋宁就站在衙门的口,问所有人:“大家晚上出门的、例如倒夜香的、起夜的、盗窃的、打更的、都来帮杨大爷回忆去年十月十一的夜里,他在哪里干了什么事。”
门口嗡嗡的响起了讨论声。
真正有关系的人不多,洛阳那么大,也不是人人都认识杨正和。
可是,大家会推算。
有人道:“我爹是去年十月初九死的,那几天我都在守夜,道士还在家里没走。”
“那你看到他了吗?”
“我没有看到他,但那天夜里有人打架了,那几个人就在燕子胡同口打架来着,我三叔还去看热闹劝架来着。”
他三叔站出来,道:“我记得,那天本来说是不是要下雪,后来没下。我回家拿棉袄,看到几个醉汉在胡同口打架,后来第二天那个女的死了,我还把这事儿报官家了。”
王捕头站出来,道:“这事我记得,我查到了那几个人了,当时是子时不到!”
第567章 前无古人
大约不会再有人看到这样场面,整整一个洛阳城的人,聚在一起正儿八经讨论一件事。
就算是差的十万八千里的人,也会凑上来帮忙分析。
杨正和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这个场景。
宋宁和宋元时以及几个捕快,拿着笔墨在记录大家的聊天,整理时间线。
还有远处可能知情的人要说话却挤不过来,有专门的人吆喝,百姓立刻让出一条道,让那人顺利走过来。
终于有人喊道:“我在拐角碰到那个人了,穿着一件个黑色的斗篷,斗篷上有毛,个子特别高,走路的时候身上还有香气。”
“穿斗篷的男人?我也看到了,他上刀子胡同了。”
刚才那个说守夜的男子也站起来道:“要是这个人,那我也记得,我当时还觉得他古里古怪,大男人穿个斗篷还戴着帽子。”
“那衣服料子好,缎子的布料还滚着金边。”
杨苏氏道:“大人,让我家婆子回去将斗篷取来行吗?”
“好!”宋宁颔首,杨家的婆子去了。
那边接力推算时间线的人还在说,有人道:“那天、那天杨大爷在我们客栈落脚的,当时是子时六刻,小人还问他,怎么不回家。他说杨家太太身体不好,回去又会惊扰她,就随便寻个地儿睡一觉罢了。因为杨大爷常来包房间住,我们也不奇怪。”
“小人回家拿去年十年账册,上面有当时杨大爷来住房的登录!”
小伙计跑着回去了。
杨家的婆子先到的,只取了一件斗篷,她一抖开,那个守夜的男字就道:“对,和这件一样,滚金边。”
三位见过斗篷的人都说是。
廖王氏也应和道:“初九的夜里,我看到的应该也是这样的斗篷。
“初九的夜里,咋还有初九夜里的事?”这个时候已经不用宋宁引导了,自然有人主动去追问。
廖王氏这个时候也不讲究脸面护杨正和的事了。廖苗氏在嫁她儿子的时候,就已经和杨正和搞在一起,而杨正和还做媒,将廖苗氏说给她儿子,这几年两个人还做姘头给她儿子戴绿帽子不守妇道!她恨不得杨正和立刻死。
于是,她将初九夜里,她起夜听到动静出来看到的情形说了一遍:“……对方隔壁还亮着灯在打马吊,我家院子里有光线,所以,我看到了那个人手里拿着斗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