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天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明天下 第440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云昭道:“这就很吓人了,朝廷终于决定不要脸皮了。”

这些消息让冯英听了之后,她自然不会太愉快的,红娘子算是她为数不多的朋友,此时此刻,眼见自己的老友又被她所爱的人抛弃,要说心中一点想法都没有,这不大可能。

没办法,云昭这里知道的消息一般都很黑暗,尤其是关于大明以及李洪基跟张秉忠的消息,从这些地方传来的消息,让云昭的世界黑的伸手不见五指。

好在,汉中,襄阳,宁夏镇,白银厂,乃至蜀中总会有一些正面的消息传过来,这才让云昭获得了一点解脱,不至于让他对这个世界完全失望。

贫瘠的陇中传来的消息最让人愉快,云豹他们掏钱种植的烟叶获得了极大的丰收,当地人还特意研究出来一种新奇的吸烟法子——水烟。

由于白银厂产铜,于是,还弄出来了一种烟具叫做——水烟袋,准确的说,烟叶在烟锅子里燃烧之后,产生烟,然后暴烈的旱烟被水过滤之后,就变得绵软,且回味悠长。

这让烟草迅速成为白银厂附近最具有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当初贫瘠的青城,现在已经成了赫赫有名的烟草集散地,日进斗金的让人欢喜。

汉中的流民,基本上已经下山了,这让蓝田县的户籍上又多了一百多万百姓,按照徐五想的说法,再有两年,他就能让汉中重新焕发生机。

只是汉中依旧还有很多盗贼,还需要云氏黑衣众继续追杀,所以,短时间里,借调的云氏黑衣众不可能送回来。

宁夏镇出产的一年一熟的稻米出奇的好吃,宁夏镇准备今年再加大稻米种植面积。

这很好,说明宁夏镇从最初的吃饱,开始向吃好发展了。

襄阳的土地分配已经彻底完成,从关中孽生出来的富户们,对襄阳这片土地极为重视,很多商家甚至把襄阳当做蓝田县日后进入福建,广东的中转站。

因此,襄阳的商业繁荣程度,甚至超过了,刚刚开始的农业。

至于蜀中就很有意思了。

云氏在蜀中并没有主动扩张,而是,地方上的百姓在主动地向云氏靠拢,在蜀中,蓝田县界碑再一次开始了漫长的旅行。

秦良玉几次三番的给冯英写信警告云氏不得向蜀中扩张,都被冯英无视了。

女将军的警告其实是非常疲乏无力的,现如今,跟关中做生意做的最大的就是她石柱土司。

当蓝田县的商业政策稍微向石柱土司倾斜一下,就那片贫瘠土地上的产出,还不够钱多多商业集团一口吞的。

赚到了钱的石柱土司,直接在关中集市上换成了粮食跟盐巴,布帛,运回石柱土司之后,再向更加偏远的地方售卖,纯属一本万利。

事到如今,本该早早死掉的女将军长子马祥麟如今活的非常健康,经常与云昭有书信来往,在书信中,这位石柱宣慰司指挥使大人,常常表达出对云贵两地军阀混战的不满。

希望云昭出钱,出粮,出武器,由他来出力,平息云贵两地百姓的军阀,给百姓一个清平世界。

云昭深以为然,任何时候他都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

第004章 贪心不足

石柱宣慰司中完全心向秦将军的人已经不多了。

以前白杆军之所以悍不畏死的作战,完全是贪图一点朝廷给的军饷,军粮,以及战争的缴获,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贫瘠的石柱土司有足够的粮食跟盐巴。

后来,自从秦将军的弟弟秦翼明因为第一次开封战争被皇帝剥夺了指挥权之后,白杆军就回到了蜀中,再也没有出来过。

一来呢,是因为张秉忠这个时候入川了,二来,冯英也入川了,而且跟石柱土司开始做生意了。

皇帝三令五申希望秦将军能够再次披挂出征,都被秦将军以老迈之身不堪驱驰为由拒绝了。

皇帝又派出心腹宦官带着礼物去游说秦将军,失败而归,回来之后告诉皇帝,石柱土司的主人已经变成了独眼将军马祥麟。

这么一来,问题就很严重了,马祥麟这两年从未离开过石柱土司,天天操演兵马,囤积粮草,雄心壮志似乎不小。

这一点云昭是知道的,不过,冯英好像更加清楚一些,因为,她石柱的穷亲戚又来了。

对于石柱来的穷亲戚,冯英从来都是热情款待,不但会高价收购他们带来的不值钱的货物,还会带着他们游览关中名胜。

幽谷鸣泉这些穷亲戚们是不稀罕的,想要这种地方,蜀中多的数不胜数,甚至他们居住的村子的风景,都比关中精挑细选的景致好看些。

他们眼中的名胜是——蓝田大市场,是蓝田城的饭馆,蓝田城的酒坊,是蓝田县的成衣作坊,更是蓝田县热闹非凡的街道。

当然,长安他们更加的喜欢,尤其是当冯英带着这群穷亲戚看了一遭明月楼的歌舞演出之后,他们就不怎么想回石柱了。

毕竟,这里吃的是干干的白米饭,油汪汪的肥肉,热腾腾的羊肉,狠狠一口咬下去见不到骨头的肥牛肉,至于咸鱼,那是穷人下饭的菜肴……

吃了多年的‘望望盐’之后,他们不想再过苦日子了。

更何况他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冯英——成了皇后!

没错,石柱土司来的人就是看冯英的。

穷亲戚的相貌每年都在变,有一些连楚楚都不认识。

不过,这没关系,只要是从石柱土司来的客人,冯英跟楚楚都会招待的很好。

楚楚如今早就不吃条子肉了。

虽然说生了两个孩子之后腰身变粗,尖下巴变成了圆下巴,人依旧美丽,只是多了几分贵气。

眼瞅着穷亲戚们在用盆子吃条子肉,楚楚就对一个赞叹条子肉美味,赞叹了足足有一百遍的穷亲戚道:“咱们石柱土地太贫瘠,想要天天吃条子肉,就要从石柱搬出来住。”

“搬到哪里?”

努力吃条子肉的穷亲戚脑子很清楚,并不因为吃多了条子肉之后脑袋发蒙。

“夔州!”

“那里也不是什么好地方,如果能去成都就可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