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折君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1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前年县里这家铺子开起来, 先时是需要人手,父子三人齐上阵,又招聘了伙计学徒带着, 后来,却是因为他不愿意回镇里。

他不愿回,大哥陆承宗就提出由他回去,说是家在镇里, 娘、媳妇、孩子也在镇里,就由他去管镇里那家铺子。

陆承璋想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当时大侄子昱哥儿刚出生不久,他就是料定了只要他表现出不愿意, 大哥就会主动要求回镇里。

陆承璋很了解陆承宗, 他一点儿都没料错,陆承宗果然提出了由他回镇里。

可陆承璋料准了自己大哥, 却没料到不管是他爹还是他娘都没应下这事, 最后提了镇上那家布铺刚开时就进了布铺的严伯当了镇上铺子的掌柜, 而他们父子三人全留在了县里这家铺子。

这么着也没错, 县里这家铺子大,三开间,父子三人一人顾着一间,陆承璋一直以来都是这样说服自己的。

可他自己也知道当时自己存了私心,就是想留在县里,心里不是不发虚的,因此,第二年就替自己铺了另一条路,娶了家里开粮店的周琼英。

周家铺子与自家铺子不过一街之隔,一样是做生意的人家,有个得力的岳家总是有好处的,这是陆承璋的盘算。

可他没想到,他千算万算,会在今天这样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被他爹打发到另一个镇去。

只要在安宜县,随意哪个镇,让他自己从无到有去新开一家布铺。

陆承璋被这话给砸懵了,砸得耳朵嗡嗡的轰响。

为什么,因为他给老三上眼药吗?

不,他自认他话说得隐秘,他只是拿自己举例。

可他为什么要拿自己举例,为什么说如果是他,他会去开一家铺子。

陆承璋此时真想给一盏茶前的自己一耳光。

陆洵看着面色变幻不停的二儿子,心下叹气。

太精明能算了,可这精明能算如果不用到正处,那就不是好事。

两年前陆承璋不肯回镇里,陆洵只当是少年郎被县里的繁华迷了眼,谁还没有少年时啊,他理解。

可后来陆承宗提出回去管镇里的铺子,陆承璋眼里是未及隐藏的雀跃,陆洵就觉出了不妥,与陈氏一商量,果然,陈氏也不肯。

宗族社会,从来都是重嫡论长,世家大族怕几次分家后导致产业散落、家道败落,一贯执行的是长子继承制,民间也就这般仿效,便是分家,都是长子占七成家业。

哪有次子管着县里的大铺子,把长子扔回镇里管小铺子的道理,陈氏一口就否了这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