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邻们关心兄弟二人,一是乡里乡亲,确实关心人,这第二个,怕是也没少悬心自家的布钱能不能顺当拿到,若不是有担心,叫家里孩子听到了,不会瞧到柳晏平、柳晏安回来就急急给老人报信。
柳晏平理解,所以先给大家把心定下来。
众人一听兄弟二人这趟行商利,心中大喜:“哎哟,这可好,晏平晏安出息了,银钱不急,这么远回来,先进去洗洗歇歇吧。”
一边高兴明天就有银钱到手,一边又心疼前些天卖出去的另一批布。
柳家兄弟离家后,有好几个布贩进过村,村里人不知道柳家兄弟卖布能不能顺当,也不清楚回来后还收不收布了,自然不敢再留着,后边织的就全给了布贩。
一匹三十文的价差啊,心里又是高兴前边的布多赚了,又是心疼后边那些少赚了,想到这里,又纷纷问柳晏平:“七月这一批麻收上来,织的布你们还收不?”
柳晏平笑笑,道:“现还不知道,还得和其他几人商量商量,若是要收布,一准儿是先问叔伯婶子们。”
有柳晏平这话,村里人高兴了,纷纷应着,也不再柳家门口呆着,让人家一家子人能说说话去。
内院里做活的柳春山、柳大田媳妇听着动静也都出来瞧了,此时见卫氏一家进来,笑道:“卫婶子,你家里现肯定有得忙,不若今天的活我们就带回家做去。”
卫氏忙道:“行,行,我今天还真没功夫做活计了。”
两个儿子出去一月余,这回来卫氏怎么瞧都是受了大苦头的了,杀鸡宰鸭给补补是一定的。
柳春山媳妇和柳大田媳妇都理解,笑一笑抱着衣料回家去了。
柳晏安已经付了车钱,提着行李进来,也不先回屋,一家人先到厅里说话,柳渔动作麻利,已经倒了两杯茶,原不是待客的,天气热,这是凉在壶里的冷茶,哥儿俩个一气灌了一杯。
卫氏等人喝过水,才问:“这一趟怎样,布全卖了?”
“全卖了。”
柳晏平眼里都是光,这是在内院花厅,外人也瞧不见,柳晏平直接取了钱袋出来,从里边取出一个油纸包,一层层展开,露出里边的几张银票推到了卫氏眼前。
大额官票,自婆婆去了以后,卫氏多少年没见过这东西了,不禁拿到眼前细看,三张一百两的,一张五十两。
柳晏安又从自己包袱里取出一个钱袋笑道:“娘,还有这个。”
沉甸甸的一小钱袋银子,此前一直被柳晏安背在包袱里。
兄弟两个为了防范风险,回程时把钱票和现银分开放,路上花用的是柳晏安放在钱袋里的一点零钱。
--